星期二, 四月 17, 2007

法国与德雷福斯事件



昨晚一口气读完了《法国与德雷福斯事件》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Dreyfus的知名度可能仅此于两位Napoleon。(一位是拿破仑,另一位就是他的侄子,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
多提几句,法国自1789年大革命以来,先后经历了数个共和国以及帝国时代,之前我也提过,我对于民选出来的皇帝拿破仑三世非常感兴趣。
不过这位皇帝在1870年与普鲁士的色当之役中一败涂地,这就是小时候学都德《最后一课》的背景,当时法国割让阿尔萨斯Alsace与洛林Lorraine给普鲁士,一代枭雄Bismarck其实是反对与法国结下如此世仇的举动。


Dreyfus正是出生在敌占区Alsace,普法战后条约容许Alsace居民选择法国籍,Dreyfus家的长子留在了德占区经营家族工厂,而主角则到Paris就读。

后来Dreyfus进入高等军事学校,进而就职于参谋部,娶得美妙娇妻。生活如此美好!

但Dreyfus是犹太人的身份却让他坠入深渊。


事情的起因源于1894年陆军部的间谍在德国驻法使馆发现了一张法军内部间谍的信件,没有签名、没有日期的一张纸片。

很快就凭借这张纸条,Dreyfus被判罪名成立。
这是一场被引导的审判,只是因为他的犹太人身份。

Dreyfus很快就被送到法属圭亚那的魔鬼岛(法属圭亚那就在南美州的东北角,这块地方当初还有英属圭亚那,荷属圭亚那),开始漫长的囚禁生涯。

美妙生活的音乐突然中断。

事情在这个时候仅仅只是个别人对这种狂热的反犹太主义有些批评,但翻案的念头似乎只存在Dreyfus的家人之间。


1896年偶然情况下参谋部的一位军官(是位反犹太主义者)发现了真正的法军内部间谍。但上层进而伪造证据,Dreyfus事件又重新开始引起关注。

但参谋部的高层不惜为真正的间谍开脱,以防止Dreyfus翻案。

Zola为此写下了名篇《我控诉》。

毫无疑问,左拉那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是吸引我阅读这本书的原因。


事情的发展虽然开始有利于走向真理,但Dreyfus这时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人,他成为了各种思潮彼此矛盾的象征。

就像史景迁的《皇帝与秀才》、孔飞力的《叫魂》一样,简单的事情实际上蕴含着深刻而又复杂的时代冲突。

这样一起德雷福斯事件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对抗,个人对国家、文人政府与军方当局、议会政治与群众政治、对一般人性的信念与现代种族主义。
历史有关人们身处之时与地。

读完书后,我想这些才是更吸引我的元素。

德雷福斯事件更是1789年大革命导致的内战一百年后仍得不到解决的明证。


德雷福斯事件之中似乎德雷福斯本人有点被忽视。

记录两句: Dreyfus说,德雷福斯那个象征并不是我,是你们创造了德雷福斯。
在最终宣布无罪时,德雷福斯阵营的人高喊,德雷福斯万岁!德雷福斯回答道,不,法兰西万岁!

1 条评论:

My world My law 说...

读东这篇文章,突然引起我对一直以来对犹太人的兴趣。准备好好看看命运多桀的犹太民族相关的文章。美国社会也许四处潜伏着反犹太主义,虽然人权口号喊得很响。我大概了解了一下,除了以色列是犹太国家外,其他地方犹太人比例很少。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真的有些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