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十月 13, 2006

Nobel和平奖


三年前开始关注每一届的Nobel Prize。
今年的Nobel到今天和平奖出来,才告一段落。

和平奖授予Yunus,很意外(和平奖授予给一位银行家),但我也很高兴(他做的事情太有价值)。介绍看这里,
here

早几个礼拜之前就想写一个关于尤努斯的话题,因为农村金融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话题。
相比于1983年正式成立的格莱珉银行(即乡村银行,格莱珉——孟加拉语),我们的农村金融体系呢?
商业银行的大规模撤退,农业银行还能称之为农业银行吗?农信社的改革到底要走向何方呢?

在我第一次看到尤努斯的报道时,我只是在想既然孟加拉可以成功,中国为什么不能有这样的穷人银行?(农村高利贷现象普遍存在)

星期四, 十月 12, 2006

wiki又回来了



wiki又回来了
今天看到的消息说是wiki英文可以上了,但wiki中文还是无法访问。
here
只是记得当初wiki被封的时候,我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在我刚刚习惯使用它的时候我就失去了它。
现在面对英文的wiki似乎有点陌生了。

偶尔Google资料的时候会打开很多类似的pedia,但始终没有当初的那份激情了。

星期三, 十月 11, 2006

Google整合writely



我的承认我跟不上Google的步伐。
前几日看到这篇文章“Google Puts Lid on New Products”,
here,再联系到我前些时候写过一篇我所使用的Google Service,所以想写一篇Google的产品整合的文章,然而十月以来,杂事不断,分身乏术,昨晚准备动笔,却又被Google收购Youtube此等大新闻占了头筹,是故又拖一日。
今日开writely,赫然转到google页面,writely被整合了?!!
说实在的,使用writely大半年突然一变有点异感。
先这么开个头吧,有时间仔细详写。

艺术北京2006



中秋那天在农展馆开幕的“艺术北京2006”,本来还有心去看看,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吧,毕竟我对这个东西只是属于尝尝新的心态。
而十一期间我已经去了中国美术馆一趟,为的正是“20世纪意大利艺术展”,
here,最后我发现我对于美术馆五楼的篆刻艺术展的兴趣远远大于一楼的这些西方艺术。
既然已经尝新了,所以也就犯不着再去农展馆了,再说农展馆这个地方在我心中有点阴影,因为当年本科毕业时唯一去的一个招聘会就是在农展馆,结果只是看到了无数的人头攒动。

这次的艺术北京2006有点规模空前的味道,
here,如此之火热让人有点难以接受?

具体展览我无法评述,只是看到这段话让我有点犹豫这种火热。

艺术北京2006在博览会期间将针对收藏界人士举办1000人的VIP酒会,旨在进一步推动建立VIP收藏家制度,在更为宽广和纵深的层面营造良好的展会交易氛围,从而对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除了常规的展览,艺术北京2006执行委员会还会邀请业内专家举办一些艺术论坛和收藏讲座、艺术市场分析等配套活动。

联想年初佳士得和苏富比(注:世界两大拍卖行)在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上的红火,不外隐射了艺术投资的逐渐升温之意。
here

在如今中国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就是money太多),另一方面可投资的品种太少的情况下(有钱人可不会想着存银行),艺术品投资逐渐成为一种不错的投资品。
艺术品在这个时候还能称其为艺术品吗?

对于这样的火热我们又该怎么看呢?

星期二, 十月 10, 2006

Google收购Youtube



从rumor变成fact相隔的时间可以是非常短暂。
前几日看到关于Google有可能收购Youtube的消息,今天早上FT Chinese的消息证实了这一点。
here
正如幻灭说的,无论Google收购亦或不收购Youtube,这就是Google,我们所想不到的。
在线视频网站Youtube的红火自不用说,只是似乎在我的生活圈子里面大家对这个了解不多,毕竟在教育网内还是很不方便,相比之下国内的
www.56.com知名度似乎还要高一些。
Google的大力收购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这一次的收购让我感到有些意外。
以往Google的收购倾向于比较小的交易,相比于这次Youtube的16亿Dollars。而且被收购的业务一定程度上处于不是很成熟的时期,诸如writely之类。
所涉金额之大是一方面,最大的意外在于Google Vedio。
我不知道Google推出Google vedio是什么时候,但显然Google Vedio与Youtube是一类型的视频网站,收购相同业务的网站,置Google vedio于何物?

星期日, 十月 08, 2006

为什么在逝去后才知道

早晨的天空异常灰蒙蒙,行至半路就已经下起了雨,我明白长假期间的阳光终究会过去,而我就如昨天就说过的,这个十月将是一个不同的十月,希望小东也能明白我昨天跟她说起的。

每次拿上《财经》,最先看的总是杂志最后的一个专栏,逝者,这样的习惯似乎有一年之久了。
我一直也颇为不解,为什么我总去看那些逝去的?
对某个逝去人的遗憾?或者害怕失去某个人?还是什么别的东西?
我不知道!

有些人总是在他去世之后我才开始了解。
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学毕业那年,杨小凯去世,而半年后我才开始了解一点他的东西。

这期(10月2日)《财经》纪念的是法拉奇,传奇般的女记者,陆陆续续又看到许知远提到,昨晚在教室看到柴静的这篇《法拉奇死去》,颇让我心惊了一下。
here。 By The Way,这个mm的名字真好听,加上文字,我只是想到了一个词——灵动。

摘录几句,“我永远忘不了那记耳光,对我来说,它就象一个吻。”
“爱的锁链是自由最沉重的羁绊”
“我到这里来是为了感谢您,您教给我两件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勇气和自由…”

我忽然有点明白我其实可能是想这些纪念逝者的文字发现一些我已经错过的东西。

顺便提一句,今天日本新首相访华,日中长期的“政冷经热”毕竟是难以长期维持下去的,但安培会是日版尼克松吗?我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