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十二月 31, 2006

年末的讲座 Dedicated to Doudou

这篇文章献给豆豆同学,因为她一直在鼓励我那些看起来显得无知而又可笑的努力。 没有她我不知道怎么面对现在的迷茫。

这是这一年的最后,豆豆希望我整理一下昨晚杜维明先生的讲座,虽然我也有心,但了解的有限让我难以去给出什么有条理的文章。就记述一下我听到的那些零碎吧。

毫无疑问,杜维明先生给我的感觉非常良好,一个细节,对于每个提问者的言语他都有所记述并给以回答。

杜维明先生做为海外新儒家的代表,力主从传统儒家思想资源中寻求解决现代化困境之良方,之前我对此基本也不以为意的,正如杜先生所说,我在某种程度上有西方价值观念的浪漫主义倾向。
但我又那么倾心于历史,事实上在我身体或是内心中的传统因素却主宰了我的行为,心理。
内在的紧张只是最近才意识到,我处于一种迷茫期,很多东西我无法准确的表述,就像一些淡淡的迷雾笼罩在眼前。
或许到这一刻,确实感受到新儒家的意义所在,我们本就有传统的,为何丢掉呢?
而且我也开始慢慢审视自己的这种浪漫主义倾向。

譬如:
1,杜先生所提到的反思启蒙,启蒙所倡导的人本主义,理性主义是不是有负面作用?他们于我们所处的建构时代是不是负有责任?

2,信仰的缺失!

3,西方启蒙的学理资源也有来自于东方的儒家思想,而我们这种彻底的与传统决裂的做法是不是一种西方中心论。

4,西方的价值也有其演化发展过程,普世价值不用多么强调,但之外的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多加以考虑。

如此这样的点滴还有很多很多,但我无力整合这些东西,但这样的讲座给了我很多颇有意义的切入点,或许我的梦想不是美国专家式的学者,而是一个传统欧洲意义上的全面的人,无需多么专业,但你要广泛,最主要关注自身的时候也会关注整个社会。

一个似乎遥不可及的梦,希望这些迷雾在2007会慢慢淡去,这是一个过程,我不着急。




星期六, 十二月 30, 2006

年末的这场雪

昨晚小东告我太原在下雪,问我这呢?
早起出门,眼前一白。

走在一大片无人踩踏的雪地上,回过头来只是一串脚印,但前方仍是一片空白。
这似乎就是我现在的处境,未来会是怎样,我不知道,走过的路也只是留下了一串脚印而已。

无所谓啦,像豆豆鼓励我的那样,选好了就走吧,谁又能知道这些路通往何处呢?

呆会去第三极书局听杜维明的讲座,期待中!

星期五, 十二月 29, 2006

对世界的好奇心

小东经常问我,我看的那些东西有什么用?
我的答复只是,“好奇”。

昨晚看萧功秦访谈录,here。 萧功秦叙及他在工厂十二年生活里,每日抽出4-5小时去读书,无所不读,也无所目的。他给出的解释是对知识的好奇心。

是呀,对世界的好奇让我想去了解那些,不要问我有什么用,我只是知道它们可以满足我。
让我可以在这个时候可以说,孤单但不空虚。

附带说一句,做为大陆新权威主义的代表人物,萧功秦极力反对激进化变革,在主张在威权政府下,亦即规范秩序之下推进改革。想想,其实我并不反对新权威主义或是新自由主义的东西,他们自有学理上的可恰性。
然而一种理论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他的实际应用上,而这又取决于实际操控者,这时往往理论会成为一层皮。

最后重复一下,我们真的应该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这样的生活才有意思!

星期四, 十二月 28, 2006

脆弱的网络世界

Telecommunications around Asia were severely disrupted on Wednesday after earthquakes off Taiwan damaged undersea cables, slowing Internet services and hindering financial transactions, particularly in the currency market.
早上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还有点感叹。但毕竟还是有点遥远。
马上我就意识到自己错了,zhuaxia的紧急通知,无法抓取feedburner的feed,以及live spaces最近无法更新。
在我的bloglines里面较多的feed果然没有更新。

最糟糕的是,海底电缆的修复可能需要数周。

所以也要请大家耐心忍受最近较慢的网速,呵呵!


厦门驻京办变身厦门商务会馆

大大小小的驻京办似乎一下子成了惹人闲话的目标。
撤销驻京办的消息也是不绝于耳。但我从来没有想过会真正撤销驻京办。

早上发现在知春路城铁站边上的厦门驻京办改名为厦门商务会馆了,但驻京办的消失又岂是商务会馆这个名字所能替代的?
如此矛盾的中央地方关系之下,驻京办只是顺势而生,我们要做到的也应该是让其顺势而亡,强行撤销驻京办,到时遍布京城的该是各地商务会馆了!

星期三, 十二月 27, 2006

昂山素姬



数月前,听戴锦华谈马科斯的时候,她提及昂山素姬,如此美丽,如此震撼。


今天读了一篇缅甸民主化之路的文章,昂山素姬自是毫无疑问的焦点。
某一段这么记述的,99年,昂山素姬的丈夫在英国病危,但缅甸军政府拒绝给她丈夫签证,但不限制昂山素姬去英,用意无它,只是逼昂山素姬出走他乡而已,出去容易回来难。


结果如何不用叙述,民主,你何以让如此较弱的女性变得如此坚强?

如今昂山素姬也是61了,面对军政府的拖字诀这个女人可能要付出一生了!

星期二, 十二月 26, 2006

在lib的感受

圣诞晚上老师请吃饭,这一次的饭局无疑是这三年来这轻松的一次,我都有有些期待,因为这样的热闹暂时冲淡了我的伤感,老师举杯,希望我跟去。
不管怎样,我似乎没有跟去的打算,这个念头只是出现在几个月前的那次冲动,但我在这又能收获什么呢?是的,我的确无法确定,但这是一个方向,我会努力的。

饭后去了lib,翻翻萨特,哈贝马斯,福柯,忽然我觉得生活很有意思。

说实在的每次进lib,感觉总是无比的舒畅,一方面你会感觉自己的浅薄,另一方面你也会觉察到有数不清的目标可以追求。

正如小东选择她的路一样,我还是选择自己的路吧,我不想一错再错的把青春浪费掉。

伤感在退去

匆匆忙忙的周六里,和小东再次来到北京站,这么多年以来,我还是不习惯来送她,这一次更让我心疼。
坐在车厢里,我感觉自己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眼泪不停的往下流。

此刻的相拥有些残酷!
无数次设想过这样的情形,真到这一天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如此的脆弱。

出了站,给lll打电话,我似乎说不出什么话,她跟我说回去吧,可我回哪呢,那个地方没有小东似乎都不能叫回家了。

平安夜的晚上回了家之后教室都没敢去,直接窝到床上了。
一个晚上断断续续的睡着,我跟lll说每次醒来都感觉无比的紧张。

再到圣诞,伤感似乎有些退却了!

我要面对,因为这是事实!

星期三, 十二月 20, 2006

Baidu的不道德

刚在China web2.0 review上看到百度操控blog搜索结果的消息。here
想想也释然,百度搜索中混合竞价排名结果以及自然搜索结果的做法一直就为人所诟病。
无意非要将百度与google相比较,但是一个真正的公众企业它除了利益之外,还需要考虑他的公众责任。
baidu这种操控结果的行为只是表明了他欠缺必要的商业道德,无视其公众责任。

星期一, 十二月 18, 2006

皮诺切特

一席白色军装,这就是我脑子中的皮诺切特的形象。
这个被冠以独裁者称号的强人终于走完了他在这个世界上的旅途。

因何在独裁者名下,他还有这么多拥护者?
独裁统治之下的Chile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发展,这恐怕是根本原因,但经济发展不是唯一。
一如今天,我们在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要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

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一位市民面对媒体的镜头平静地表示,“智利能取得现在的成绩,实在是太幸运了,但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是不会选择皮诺切特……不值得让我们的人民,或者其它任何国家的人民再冒一次这样的风险。”(摘自纵横 Issue 43)

星期六, 十二月 16, 2006

Google的专利搜索



Google发布了一项新服务,学术方面的,Google Patent Search。

简而言之,就是搜索专利,限于美国专利?!
不知道Google为什么要走到学术这条路上来,毕竟领域要狭窄的多,而且这个领域里的人也可能还是习惯专业数据库的。

星期五, 十二月 15, 2006

Google发布toolbar 3.0(Firefox)



自Firefox发布2.0版本以来,我就一直使用ff,但其遗憾就是firefox的google toolbar,功能明显要少于IE的toolbar。
但是我现在不用遗憾了,因为google终于发布了类似IE toolbar 4.0的3.0版本(针对firefox)。安装之后,Gmail,Calendar,还有bookmark都有了,呵呵!

星期三, 十二月 13, 2006

留念一下


如题,那天给纵横写了封mail,没想到出现在这周纵横的读编往来上。

星期二, 十二月 12, 2006

西安事变70年

红军长征70年可能才是今年的主旋律,相比之下,西安事变70年只会占据sina这一天的某个小板块。

70年前的那场吸引了太多眼光的事件在今天谈起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我想知道的。

余英时

被誉为“在中国和美国学术界最有影响力的华裔知识分子” 余英时月前荣获人文诺贝尔之称的克鲁奇奖,获奖之后余英时表示,“他此次能得奖,显示西方对中国文化有真正的兴趣,「不能敷衍的」。美国也希望能脱离以西方为中心的思考,把不同的古代文化都平等看待。”

想起昨天看《西方的没落》之书评,史宾格勒在此书中也抛弃了西方中心论,平等看待各种文化。

但在今天中国,大国情结日益浓厚,无论文化民族主义还是经济民族主义都可谓甚嚣尘上。
欠缺足够冷静的看待西方文化。

星期一, 十二月 11, 2006

周末之行

当你明白什么对你最重要的时候,生活反而并不忙碌了,因为你可以把其它的东西都丢到一边去。

这个周末正是如此,我什么都抛开后,似乎一点急躁都没有了。
先去动物园对面的新天文馆,几乎全是家长带着小朋朋。
“树树不可以让小媛媛不高兴”,呵呵,两个大朋朋。

随后去国图,退卡,随便借了本《大国》,英文译作National Interest。

顺着国图前的长河溜达,天凉凉的,但心里不再慌慌了,这是个习惯的过程。没想到这个五塔寺如此隐蔽,站在沧桑的五塔上,四周皆是高高低低的碑刻。树枝上黑黝黝的乌鸦平添了几分神秘。
数千年与数百年对于那些石块来说似乎没有区别。
而人却是大不相同,数年的时光就已经足够漫长了!

WTO five year anniversaries

今天是中国入世5周年纪念日,不管国人怎么看待WTO这个词,无可否认的是WTO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五周年的纪念日,也意味着过渡期的正式结束。
但龙永图也说,中国加入世贸不存在过渡期,五年前的这一天中国就已经融入了世界。
过渡再不成为我们的借口了!

回过头来看,WTO似乎已经把中国裹挟着向前进了。无所谓当初的愿意与不愿意了!

星期日, 十二月 10, 2006

一二九运动

每年的一二九学校都有一个纪念活动,今天在campus里还看到一条横幅,但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真正关注它,甚至可能有人会错认为是一月二十九。

过往的历史总是用一两句话浓缩了,诸如一二九就是一场爱国的学生运动。
这样的浓缩历史在后来者眼里根据时代需要进行阐述。
而我们离真正的面目越来越远了。

一二九给我留下印象的原因却是在它的一周年纪念时,36年的西安,蒋介石到西安督促张学良用兵,恰逢一二九运动一周年,少帅未免不受学生情愿之影响,随后12月12月发动西安事变。



星期五, 十二月 08, 2006

你看什么杂志呢?

诺微的森林在纵男纵女间做了一个简单的survey,明年报刊看什么?here

说实在我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报刊杂志,书本以及网络则是第二位的。

新年里我会看什么报刊杂志呢?

《财经》还会继续看吧,既有信息量还有一定深度。
《经济观察报》现在有点鸡肋了,但习惯的力量可能强大到我会继续购买。
《读书》还是不错,新的一年将是重点关注吧。
《新京报》打发无聊时间的报纸,如果不在北京了,就不会成为选项。
《三联生活周刊》《凤凰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等,没有了lib,我或许只会偶尔购买吧。
地理旅游类的杂志则是消遣了。诸如《中国国家地理》
还有两本很期待的杂志《生活》和《东方企业家》,只是价格昂贵,唉!

还有上述纵男纵女搞的《纵横周刊》那是不会错过的,希望他们一直可以坚持下去。
相关的《读品》《思想库报告》也不可少。

东西似乎列了不少,不知道会做到多少?

最重要的是我现在感觉到自己的浅薄,book可能是我更应该关注的。

星期四, 十二月 07, 2006

泡面的幸福

似乎脑子中都快没有吃泡面的记忆了。
昨晚赖在小东宿舍里不想动,完了说起前日在中关村家乐福买的泡面,突然嘴馋的不行,想吃!

没有碗,借的。
没有开水,在微波炉里加热。

虽然并不饿,但一起吃着这碗泡面,幸福就像汤上的热气一样扑面而来!
 

星期三, 十二月 06, 2006

博尔顿离去

数月前福山因为其新书受到广泛关注,但这本新书不是他一贯宣扬的新保守主义理念,而是要做一个新保守主义的叛徒。
福山开始从新思考新保守主义的理念。

他总是走在时间的前面。

拉姆斯菲尔德之后,又一布什政府高官博尔顿黯然离去,布什的新保守主义理念还会遇到什么样的考验呢?

拉美的查韦斯

查韦斯向数以千计聚集在总统官邸前的支持者喊话,“新的时代已经开始。我们已经(向世人)显示,委内瑞拉是红色的……没有人应该害怕社会主义……”

查韦斯再次获选委内瑞拉总统一职,我想查韦斯可以抛开前不久竞选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失败的烦心了,
毕竟又有时间了嘛。

拉美这块逐渐脱离世界中心的地区在中国人眼中似乎不值一提,但拉美几十年的灾难正是中国前进道路中的一块镜子,他们的今天有可能会是我们的明天!

中央有多少人可派

上海社保案之后,上海官场大换血,但换血的动作却不局限于上海。
近期三大老直辖市从中央空降纪委书记。
不言自喻,中央信不过地方的纪委书记,呵呵!
只是中央有多少人可派?
与地方没一点关系的纪委书记能否挑起重任,是否会有点势单力孤呢?

党内监督之路还漫长的很呀!

星期二, 十二月 05, 2006

ICBC的一点小问题

周末去樱花东街的工商行取钱,家里办的卡,磁条已经坏了,只能上柜台。
进去一看,乌泱乌泱的坐满了人,取了号,343号。
刚坐定,叫号声响起,210号,晕!!!!

100多个号,诸位有无尝试过如此等待,换了平时肯定掉头就走,只是想反正无事可做,就坐那看着许知远的《昨日与明日》,与李普曼专栏同名。
心中洋溢了对于对新闻编辑的无限仰慕,当然是说书里的那些前辈。现在的可就不能说了。
继矛盾巴金之后铁凝当选作协主席,她这么说,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这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

阳光渐渐不见,两小时后才轮到我,柜台的兄弟倒是挺客气,“磁条坏了?不能取!” 我说不能吧,他到信誓旦旦的说全中国肯定到哪也不能取的。

不再多言,走到西街的工商行,除去十分钟的排队,两分钟取到钱。

已经上市的工行实际操作的规范性却仍是如此粗糙。
还是那句话,上市不能改变其企业的本质。

星期一, 十二月 04, 2006

多哈

多哈再次吸引了众多人的眼光,这次不再是Doha round,而是亚运会。

老实说,对多哈亚运会兴趣不大,想起前两天看新闻,说是欧美有意在明年初的达沃斯年会上再次推动多哈谈判。

凶多吉少的多哈谈判最终会是拉米所说的suspend了吗?
我怀疑推动多哈谈判的真实动力。

星期六, 十二月 02, 2006

第100篇

这是第一百篇,不管怎么样,我在坚持做一点事情。
但这第一百篇的blog我只是想记录一下我现在的感伤。

昨晚终于问及小东走的时间,居然是1月就要走了,突然的让我难以接受。
我得承认面对她我永远不会像我表现的那样冷静。

这些记录本身都是因为她才会延续的。
所以在这一百篇我也不知道除了感伤外还会说什么?

我还会继续记录的,尽管未来我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长尾理论



最近长尾颇为火热呀!
谈的最火的还是IT界,煽动人心的题目诸如:寻找商业中国的长尾等等。

如上图,主体是传统的20/80定律,长尾则是蓝色部分。
看了下感觉也不是多新鲜的东西。
但好些人似乎找到新大陆一样,以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就有点让人迷惑了。

长尾能适合诸如豆瓣这样的IT网站,并且为这些网站的经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但对传统产业呢?显然这不会成为答案的选项。

星期五, 十二月 01, 2006

测试blog this直接到blogger beta

如题
Google在blogger beta方面的动作总是有点慢半拍

星期四, 十一月 30, 2006

大国崛起之三

看了法国这一集,依然是那些你无法跳过的人或事。
太阳王路易十四
法国大革命,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拿破仑与他的民法典
戴高乐等

两个细节颇让人注意,描述法国大革命并不是一味的描述其革命激情,也提到了革命过度激情的问题。
“革命的行动背离了革命的理想”
还有先贤祠。
“尊重思想的国家才会产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才是国家进步的动力”

MediaMax



在线存储网站现在并不是什么稀罕物,比如这个mediamax,感觉不错,我把我电脑里面重要的资料都存到他上面了。


free account所享受的服务包括25G的total storage,上传下载都是1G/month,算是比较大方了。
用客户端上传下载的速度还比较快,只是中途退出后,没有断点续传功能。


另外我还使用一个online storage服务,omnidriver,只有1G的空间,优点在于通过客户端软件可在电脑中生成一个盘符,更方便的操作,我用来存储一些文本资料。

星期二, 十一月 28, 2006

读书的目的

我觉得这个话题有点煮琴焚鹤的味道。
读书与目的相连毕竟是有些功利化的味道在里面。

周末看孙中山先生的读书,谓之为革命而读书,因此不敢不仔细读,不敢不广泛读。
敬佩有加。

之前看你那本卡夫卡,有云,咬牙切齿也得读完这些痛苦至极的书,目的也是明确了。

而我读书呢,总是严重偏食,非不喜欢坚决不看,美其名曰,读书在于享受。

回过头来再看,问题似乎越来越严重,思维散乱,方向不明。

读书还是得有点目的,或者说有点思路,这个过程之中总会有好些拦路虎,我不能总是到此为止的转向了。

读书还是得有些辛苦,这句话也送给你!

为什么不能相信农民的理性

见此文章,有点愤愤。here

农地承包权和宅基地是目前中国农民最重要的财产,通过物权立法给予这两个财产以完整的物权保护,是《物权法》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保护农民权益的必由之路。

然而强行剥夺农民宅基地抵押权,依据是害怕农民失去最后的保障,这种逻辑仔细想想真是让我愤愤不平。

为什么不能相信农民的理性?
为什么政府不能真正的倾注精力于社会保障,而强调这最后的土地保障?

大国崛起之二

抛开一些东西,我这样跟lll描述《大国崛起》,精装版的简史。
昨晚先看了两集美国(第十集,十一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有一定美国梦的,这个美国梦是指我对美国制度的赞许。

五月花号,背后的英国清教徒以及国教之间的问题
《五月花号公约》对于众议原则的确定

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相对自治
同时期的拉美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背后的英国与葡西相差的理念

北美独立战争背后的英法矛盾

独立战争后的制宪会议,这对我是个很着迷的topic。
松散邦联转为联邦制度

南北战争

19世纪末的“镀金年代”,所引起的扒粪运动,muckraking,这一点对于中国尤具有现实意义,“媒体拯救了美国”

胡佛时期的大萧条

罗斯福时期的新政,诸如凯恩斯思想

一战二战

每一个时期都是美国成长的一部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每一时期的时间对于美国都有着难以替代的影响。

想起和lll一起吃晚饭时说起,我们似乎永远都无法重复别人的路径,我们又怎么能重复美国之路呢?

但是有一点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每一次创伤后我们要吸取血的教训。

让历史照亮未来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星期一, 十一月 27, 2006

大国崛起之一

昨晚看雷颐先生关于后现代批评的文章,深有感触,因为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就有颇多疑惑。
雷颐最后提到,批评,不能没有分寸;诠释,不能没有边界。

中午看到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直觉只是个很争议的title。

果不其然,Google一下,众说纷纭,抛开那些从学理角度的争论,难免也有夹杂了诸多意识形态的东西。

唉,无可奈何呀!

我很少从影响资料方面获取信息,但这个大国崛起我感觉应该不错,中午下载了一下,可惜还差最后一集,先看着吧。



星期六, 十一月 25, 2006

Gmail Manager



我有四个gmail,但一直找不到一个很好的管理方式,我不想把这些邮箱都设定到我的IncrediMail里面去。
今天在月光博客上看到这个Gmail Manager的Firefox插件,感觉有我想要的意思了。here。所以推荐一把!

星期五, 十一月 24, 2006

百度搜藏



百度搜藏即将发布的消息已是火热。我似不必多言,但百度亦步亦趋的做法还是值得表扬。
产品特点的介绍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百度搜藏可以结合百度快照,而这可能是其它social bookmarking service所不可能提供的。

网页失效这是其它bookmark的天生不足,这一点在我第一天开始使用delicious时就已感到了。但search engineer却又这样的先天优势,百度网藏大有可为!

The future energy supply


上世纪70年代的一张照片,一家人别石油桶包围

因为下午要在angew chem上找篇文章,看到这篇“The Future Energy Suppply:Chanllenges and Opportunies”(2006, vol 45),兴致颇高的看了几页,16页长文,真要看完也得不少时间。
其中不少言语颇有意思,摘录如下,之前所知确实太少!
Currently the world’s growing thirst for oil amounts to almost 1000 barrels a second,which means about 2 liters a day per each person living on the Earth.

Some people say that modern industrial agriculture is, in fact, the use of land to turn oil and gas into food.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states that, in a closed system, there are limitations that cannot be overcome; apparently, several economists are not acquainted with this simple principle.

“There is big disproportion between the extensive use we make of energy and the scarce knowledge we have of it.”


how energy is taught in our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Of course, the most exposed to the “external” effects related to climatechange are deprived people, as shown in the aftermath of Katrina in New Orleans.


Since more energy yields more goods and more services, one could believe that the well-being of peopl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onsumption of energy.

如此种种,我只是觉得我们对这样切身相关而又重要的问题重视的显然远远不够。

为什么呢?

当然正如title中所说,这不仅仅是chanllenges还是opportunies.


The energy crisis is a challenge, but, indeed, also an opportunity. It offers a precious chance to becom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world in which we live and the society that we have constructed.


It is actually an opportunity for scientists to take an active role in protecting the Earth and helping to change what is wrong in our social and political organization, beginning with the huge disparity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We are well aware that the stability of human societ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isparities.

再说“批评”

关于批评这个topic,之前也谈过。

昨晚看李泽厚的《走我自己的路》,也谈到公共知识分子的“批评”责任。
今天在许知远的blog上看到“最近的我,也不由自主的陷入了这种情绪,过分强调批评功能,却忘记了一个社会的进步,要借助于知识分子阶层与政治阶层、商人、公众的共识” 。

我在这里再次重复,只是因为这对于我很有意义。
对于公共知识分子的批评责任,我应该保持更多的冷静。
不可陷入批评陷阱!立此存据!

星期四, 十一月 23, 2006

又到感恩节



又到感恩节,我只是喜欢这样一个节日的名字,其本意并不关注。
正如一年前的感恩节所说,学会感恩,才会快乐,才会知足。
在这一天,除了要感谢那么多人之外。
也很想感谢自己!

自己最应该被感谢,毕竟所有的艰辛你自己承担的最多。

高校的就业率

早上听radio,说是政府要对高校学生就业率弄虚作假的情况处以严厉惩罚。
同时还有一句,以后高校某些专业的招生人数要才去与其就业率挂钩的办法。

唉,听完我真是感觉超级无奈。
这样自相矛盾的两种做法充斥着我们的这个社会。

要挂钩肯定会作假,毫无疑问,再怎么惩罚也没制止不了。

这种市场本身可能就有解决办法的问题,反而因为政府的插手,困难重重,我宁愿相信这是好心干坏事。

星期三, 十一月 22, 2006

高尚道德和现实利益

昨晚小东让我给她解释一下排污权交易,提到污染治理问题,我就跟她说,现在好多污染治理设备都是空架子,白天摆着给检查的看,晚上就直接排污水了。
小东一听就急了,这些人怎么这么没良心呢?
义愤填膺外加大义凛然之状。

一味的道德谴责真是很容易,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污染治理的昂贵费用必须由他们自己来承担,道德与利益之间,他们难道会去选择道德?
当然这样的说法是过于简化。
但在你批判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呢?

站在道德这样的至高点,俯瞰众生,那自是无比自豪。

很多事情我也不清楚其后的背景,但我不想在第一时间用道德去评判它!
因为这样无助于你了解事实。

星期二, 十一月 21, 2006

原罪

每个人都无法脱离过去。

wumart(物美)董事长张文中辞职。
还有前段日子《财经》报道黄光裕兄弟的第一桶金。
相似的例子很多很多,问题都直指“原罪”问题。

在那个动乱年代成长起来的企业家都背负了这样的担子。
而在这样一个复杂化的社会里,(矛盾激化),原罪似乎成了我们直指正义的一道利剑。

然而初始正义永远都是无法实现的,在这基础上我只是更主张程序正义。

每个人的过去都有着过去的背景,我只是希望我们不要把直指正义的道路局限在初始正义这一个目标上。

I am back

从幻灭那看到blogspot复活的消息。
沉闷一天中这似乎是个值得庆祝的亮点。
我祈祷,这不会是昙花一现!

因为在这段blogspot死去的日子里,我越来越意识到记录对于我的重要性。
记录不仅仅是为了记忆。
更重要的是她让我在记录的过程找准自己的方向。

星期三, 十一月 01, 2006

Sometimes, a hug is all what we need.

早晚的气温还是蛮凉,总是一人来去,是否有些寂寞呢?

昨天和lll看到这个free hugs的小短片,真是有些感动。
here
尤其喜欢开头那段黑白的时候,老人拥抱完后,温柔的抚摸Juan Mann的脸的瞬间。

还记得以前跟小东说,有时候我只是需要一个拥抱而已!

Sometimes, a hug is all what we need.

星期二, 十月 31, 2006

期待更为主动的中国

前文提及中非论坛,有点讽刺。
不过抛开这些琐碎,在此应该更多表扬。

朝核事件中中国无可奈何的趋向主动,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是否要一直延续?
无可否认,中国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目光之后是中国的整体实力在抬升,但另一方面中国仍然回避过多参与国际事务,长此以往,究竟也是一厢情愿,退步言之,对于己身也是利弊各有,或许会是弊端趋多。

中非论坛史无前例的由中国发起,四十余国家首脑聚集北京,共商中非合作大事。

诚然,扫兴之语也不在少数,近日欧盟美国力指中国无视非洲腐败,践踏人权,大量借款,力图实现自身能源利益。实则纵容非洲腐败等问题严重化。

无论如何,更开放的中国更符合自身的发展诉求,更加主动的中国才能更好的面对世界。

纵横周刊


连续第三个礼拜的周一就有点迫不及待的看这份周刊了,所谓《纵横周刊》。here
喜欢它在创刊词中说的,他们力求获得一个动态的、准确的全球图景。这有助于打破目前中国国政研究严重偏向中美关系、忽略其他地区的现状。
这种喜欢或许就是源自自身一直所有的期待。强力推荐!

谁说中国人组织能力不强


明天就是中非峰会,起初听到停用公车的消息,以为还远着呢,这不今早就看到身边的影响了,1日到6日不准从外部订购东西。
前两天在第三极看到肖知兴的《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
here
谁说中国人组织能力不强,换了哪个国家也没这么干脆的应对如此情景!

星期日, 十月 29, 2006

Pluck RSS Reader Shut Down Notice


刚在Reuters上看到推荐的RSS订阅推荐还是Pluck。
但Pluck却准备从这个热闹的江湖中退出了。
here
如下,"All versions of Pluck's RSS readers for Internet Explorer, FireFox and Pluck's web edition will be discontinued on 1/5/2007. The RSS Readers have served our community of end users well for several years, but with Pluck's focus in other business areas, the venerable RSS readers are set to be retired from our product line."
关于其原因,Pluck并没有过多的阐述。

毫无疑问,
niche RSS Readers will still have their place。
但Pluck的退出却也值得我们思考。

China Web2.0 Review is a blog dedicat...


刚打开bloglines,CWR is one year old ,订阅这个这个blog的时间不算太久,一个月的样子吧,仔细看的帖子也不多,不过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文章质量比较高。譬如昨天看到的关于校园社交网络的介绍。

翻了一下他的介绍,摘录如下:China Web2.0 Review is a blog dedicated to track and review web2.0 development in China. We will profile and review web2.0 applications, products, services and business in China, and track the buzz about web2.0 in China’s internet industry as well.
(从我的角度看,web 2.0虽有泡沫之嫌,但毕竟是技术发展的趋势。)

Though the definition of Web2.0 is still controversial, we believe web2.0 is not only a buzzword or bubble2.0 but an inevitable evolution of the web. And in China, one of the most potential and mysterious internet markets, web2.0 evolution is also on going and exciting us.


There are more amazing web2.0 startups who lack appropriate channels to be known by outside world due to language barriers.

On the other hand, we think many VC funds focused on China’s internet industry would also be happy to have more channels to learn latest development in China’s Web2.0 and fi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China Web2.0 Review is dedicated to be the channel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m.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不仅仅局限于Web 2.0,这种主动展示自己的想法可以推而广之。
酒香也怕巷子深!

星期三, 十月 25, 2006

FireFox 2.0



FireFox之前用的不多,但是这个破IE也的确让人很郁闷。
乘着FireFox 2.0发布之际,再次使用起FF。 感觉不错。
一是rss的直接订阅。我的bloglines就可以直接使用。

二是调动FF新页面速度明显快于IE。

三是误关的页面也可以在《历史》选项中恢复过来。

只是我的delicious暂时还不能支持2.0,有点不爽。

星期一, 十月 23, 2006

Bloglines更新中

最近web rss reader的动作频频 ,bloglines似乎又有动作,不知道会怎样?

星期日, 十月 22, 2006

面对传统

如果我们对历史,对传统缺少了持平之论,那绝不是时代之福。

近日新语丝上最热闹的纷争恐怕就是中西医之论,我没有详细看那些东西,只是看了两篇方舟子的文章,《什么是真正的西医》,《上火,病毒与中毒》,here
在我看来,方舟子文中表达一种科学的态度,有点借废除中医之事深化科学精神理念的意思,确实值得称道。联想一下中国的科研现状吧。

我并不想对中医存废发表什么意见。
只是如何面对传统并不是存废如此简单之举吧?

治国的金融之道

醍醐灌顶,原为佛教用语。
在僧人升任阿阇黎(规范师)时,“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见《大日经疏》卷十五)
白居易《嗟落发》诗中也有说:“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

昨晚看了这期EO,Observer中陈志武的《治国的金融之道》,就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其实之前也看过一两篇陈志武的收入证券化的文章,感觉很新颖。
梳理中国古代朝代反复,近代东西差异角度多多,文化,技术,地理,气候如此种种,就如黄仁宇大历史观中提到数目式管理。陈志武着重横向(同时期的东西方),纵向(各朝各代,宋,清等)的比较了政府的国库现银以及国债水平。提出发展国债实是利国利民之善政,东西之差异也基于此。
当然陈志武也提出了没有制度约束情况下的借债是不可取的。
但其中一点我有点不甚明了,此文关键之点,国债利率低于投资回报率时就要采取借债,减税,但为什么国债利率就可以一直保持在投资回报率之下呢,这样的利差何以维持?

星期六, 十月 21, 2006

去职 续

周一写了去职,遗憾邱晓华去职的原因迟迟笼罩于烟山雾海之中,昨日看到官方消息,China's former top statistician was removed from his post last week after links emerged between him and the high-profile Shanghai pension fund scandal.
上海社保案牵涉居然如此之广,先有上海市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陈良宇,再就是邱晓华。涉及人员级别之高较为罕见。
我等小民自是乐见其成了。
只是如此力度反腐风暴是否可以根治毒瘤呢?我还是偏信良好制度多一些吧。

星期五, 十月 20, 2006

朝核,灾难还是机遇?

十一长假之后的安培访华,放在平日绝对是件大事,有人就称安培为日版尼克松。
然而在朝核事件之下,中日关系解冻似乎有点被轻描淡写了。

老实说对于朝鲜,感觉并不好,如今一意孤行的实施核试验,对于六方会谈的各方USA,South Korea,Russia,Japan,还有China自是各有感受。

中朝关系一向还算是亲密,华尔街日报有这么一句话介绍中朝关系,The reclusive communist country shares a 1416-kilometer boarder with China and counts it among its few friends. (这个reclusive用的很有意思)在此背景之下中国似乎颇为尴尬,朝鲜如此一意孤行,中国的国际形象也因此少有受损,立志成为负责任的大国是中国的目标,而一个不负责任的邻居自然有点摸黑之嫌了。此外于中国而言,朝鲜发展核武也不是什么中国所乐见其成的。最主要的是华尔街日报中提到的中国对朝鲜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此时却失效。
措辞严厉的反对之后,中国不得不继续打圆场,朝鲜是否领情却是另外一说了。
局面如果愈加恶化,中国自是城门失火,池鱼遭殃。

但另一方面,正因朝核事件,中日韩史无前例的迅速回避历史问题的矛盾,共谋对策,这对于东亚的发展将是大大有利,尤其是中国,我虽然不喜欢小日本,但中日长期纠缠于历史问题,可能会使中国错过发展良机,长远看来中日和谐是中国所必须的。
另外中国政府长期一贯主张远离国际政治事件,六方会谈这种主动为之的事情本来就较为罕见,但实际上也取得了国际好评。朝核恶化,中国不可能置身事外,由此更主动的参与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身,中国长期的徘徊与国际热点问题之外,采取所谓韬光养晦之策,但全球化的影响日益深广,这终究是不可取的。
朝核给了中国无法推脱的接口,借此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对于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也就成了机遇。

灾难还是机遇,终究还是要看政府的大智慧。
于我,何尝不如此呢?机遇还是灾难取决于你自己怎么做事情呀!

星期三, 十月 18, 2006

窗户



还记得泰国政变时,我提了这么一句,因为适应了bloglines阅读,所以连sina都似乎很久不曾打开。
昨天晚上因为给lll看我在bloglines里面subscribe的巨多feed,突然感觉这似乎有点不对劲。
仔细梳理了一下我的那些feed,挑了一些推荐给lll。

回到那个问题,其实这也是我一直的困惑。
就像lll问我的,你能看那么多吗?

海量的信息到底有没有取舍?
不管有无取舍,我们思考过这些获取的信息了吗?
还有就是我获取的方式难道只是bloglines这一扇窗了吗?

我最后挑了几个blog给lll,原则就是值得思考,另外更新不快(更新太多基本就是负担了)。
我希望这样的blog可以给人留出思考的时间。
但还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这么一扇窗,想看到这个世界,想更清楚的看到自己,我们需要更多的窗户。比如读书。

用铅笔解释经济学



一支铅笔是怎么做出来的,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确有让人着迷之处,我就是一直感叹市场分工的巧妙。

用描述铅笔生产过程的这样一个例子来解释复杂的经济现实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它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

看到这个铅笔经济研究社,我忍不住想推荐一下,希望是个好的地方。
here

有些东西你要明白,但可能不会有什么实际作用。一点经济学的知识正是此列。

网站里面有科斯(因产权理论获nobel prize)的这两篇文章,无论如何一定要看一看。
here

星期一, 十月 16, 2006

去职

有点好笑哟,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就谈论别人的去职。

说实在的我现在还是会把国家统计局与李德水挂上勾,就这样,邱晓华去职了。

Morgan Stanley的谢国忠因为内部邮件突然去职,因为涉及到批评singapore government。

虽然都是去职,然而前者却没有任何解释,留下无尽的猜测。

星期五, 十月 13, 2006

Nobel和平奖


三年前开始关注每一届的Nobel Prize。
今年的Nobel到今天和平奖出来,才告一段落。

和平奖授予Yunus,很意外(和平奖授予给一位银行家),但我也很高兴(他做的事情太有价值)。介绍看这里,
here

早几个礼拜之前就想写一个关于尤努斯的话题,因为农村金融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话题。
相比于1983年正式成立的格莱珉银行(即乡村银行,格莱珉——孟加拉语),我们的农村金融体系呢?
商业银行的大规模撤退,农业银行还能称之为农业银行吗?农信社的改革到底要走向何方呢?

在我第一次看到尤努斯的报道时,我只是在想既然孟加拉可以成功,中国为什么不能有这样的穷人银行?(农村高利贷现象普遍存在)

星期四, 十月 12, 2006

wiki又回来了



wiki又回来了
今天看到的消息说是wiki英文可以上了,但wiki中文还是无法访问。
here
只是记得当初wiki被封的时候,我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在我刚刚习惯使用它的时候我就失去了它。
现在面对英文的wiki似乎有点陌生了。

偶尔Google资料的时候会打开很多类似的pedia,但始终没有当初的那份激情了。

星期三, 十月 11, 2006

Google整合writely



我的承认我跟不上Google的步伐。
前几日看到这篇文章“Google Puts Lid on New Products”,
here,再联系到我前些时候写过一篇我所使用的Google Service,所以想写一篇Google的产品整合的文章,然而十月以来,杂事不断,分身乏术,昨晚准备动笔,却又被Google收购Youtube此等大新闻占了头筹,是故又拖一日。
今日开writely,赫然转到google页面,writely被整合了?!!
说实在的,使用writely大半年突然一变有点异感。
先这么开个头吧,有时间仔细详写。

艺术北京2006



中秋那天在农展馆开幕的“艺术北京2006”,本来还有心去看看,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吧,毕竟我对这个东西只是属于尝尝新的心态。
而十一期间我已经去了中国美术馆一趟,为的正是“20世纪意大利艺术展”,
here,最后我发现我对于美术馆五楼的篆刻艺术展的兴趣远远大于一楼的这些西方艺术。
既然已经尝新了,所以也就犯不着再去农展馆了,再说农展馆这个地方在我心中有点阴影,因为当年本科毕业时唯一去的一个招聘会就是在农展馆,结果只是看到了无数的人头攒动。

这次的艺术北京2006有点规模空前的味道,
here,如此之火热让人有点难以接受?

具体展览我无法评述,只是看到这段话让我有点犹豫这种火热。

艺术北京2006在博览会期间将针对收藏界人士举办1000人的VIP酒会,旨在进一步推动建立VIP收藏家制度,在更为宽广和纵深的层面营造良好的展会交易氛围,从而对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除了常规的展览,艺术北京2006执行委员会还会邀请业内专家举办一些艺术论坛和收藏讲座、艺术市场分析等配套活动。

联想年初佳士得和苏富比(注:世界两大拍卖行)在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上的红火,不外隐射了艺术投资的逐渐升温之意。
here

在如今中国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就是money太多),另一方面可投资的品种太少的情况下(有钱人可不会想着存银行),艺术品投资逐渐成为一种不错的投资品。
艺术品在这个时候还能称其为艺术品吗?

对于这样的火热我们又该怎么看呢?

星期二, 十月 10, 2006

Google收购Youtube



从rumor变成fact相隔的时间可以是非常短暂。
前几日看到关于Google有可能收购Youtube的消息,今天早上FT Chinese的消息证实了这一点。
here
正如幻灭说的,无论Google收购亦或不收购Youtube,这就是Google,我们所想不到的。
在线视频网站Youtube的红火自不用说,只是似乎在我的生活圈子里面大家对这个了解不多,毕竟在教育网内还是很不方便,相比之下国内的
www.56.com知名度似乎还要高一些。
Google的大力收购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这一次的收购让我感到有些意外。
以往Google的收购倾向于比较小的交易,相比于这次Youtube的16亿Dollars。而且被收购的业务一定程度上处于不是很成熟的时期,诸如writely之类。
所涉金额之大是一方面,最大的意外在于Google Vedio。
我不知道Google推出Google vedio是什么时候,但显然Google Vedio与Youtube是一类型的视频网站,收购相同业务的网站,置Google vedio于何物?

星期日, 十月 08, 2006

为什么在逝去后才知道

早晨的天空异常灰蒙蒙,行至半路就已经下起了雨,我明白长假期间的阳光终究会过去,而我就如昨天就说过的,这个十月将是一个不同的十月,希望小东也能明白我昨天跟她说起的。

每次拿上《财经》,最先看的总是杂志最后的一个专栏,逝者,这样的习惯似乎有一年之久了。
我一直也颇为不解,为什么我总去看那些逝去的?
对某个逝去人的遗憾?或者害怕失去某个人?还是什么别的东西?
我不知道!

有些人总是在他去世之后我才开始了解。
印象最深的就是大学毕业那年,杨小凯去世,而半年后我才开始了解一点他的东西。

这期(10月2日)《财经》纪念的是法拉奇,传奇般的女记者,陆陆续续又看到许知远提到,昨晚在教室看到柴静的这篇《法拉奇死去》,颇让我心惊了一下。
here。 By The Way,这个mm的名字真好听,加上文字,我只是想到了一个词——灵动。

摘录几句,“我永远忘不了那记耳光,对我来说,它就象一个吻。”
“爱的锁链是自由最沉重的羁绊”
“我到这里来是为了感谢您,您教给我两件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勇气和自由…”

我忽然有点明白我其实可能是想这些纪念逝者的文字发现一些我已经错过的东西。

顺便提一句,今天日本新首相访华,日中长期的“政冷经热”毕竟是难以长期维持下去的,但安培会是日版尼克松吗?我怀疑!

星期六, 十月 07, 2006

Web2.0 Toolbar

十一就这样过去了,我只是突然觉得这个假期会是我的一个转折点,我或许会从此放弃很多,希望这会是个不太坏的决定。
假期有些懒于renew,现在还是继续吧。



可以称作Web2.0的网站真的是数不胜数,每天都会看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web2.0网站,在我个人来说我也已经习惯了一些web2.0网站,譬如delicious还有flickr如此种种。
今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web2.0网站,
here,它提供一个web2.0的toolbar,下载安装之后(有IE以及FF两个版本),就会在你IE的Google Toolbar下面再出现一个Toolbar,在这之前我还真不知道这玩意怎么用,装上一看才明白,简而言之它就是把各类web2.0(delicious之类的网摘 youtube之类的视屏 flickr之类的图片 Digg之类的新闻)的一些最hot的topic显示在它的Toolbar上面。见下图。
我觉得它对我最大的用处就是把那些我还不知道的web列出来了。


星期一, 十月 02, 2006

十一快乐

昨天我用了一句话来概述我的这个十一,最没什么期待的假期。

昨天晚上一个人去单向街听报告,关于贝聿铭的一个纪录片,坐在算是比较熟悉的躺椅上,我突然想起这一切所谓何来,花上半个小时坐车到这个地方,挤在一堆陌生人之间,不能议论,但也得忍受不自觉之人的念叨,时时还要驱赶一下袭击我的蚊虫,要看的就是一个纪录片,按小东话说的直接用BT下一个不就得了吗?

做在庭院里,抬头是半月,我明白自己只是在乎这种感觉!

送上一声迟到的十一祝福,节日快乐!

星期日, 十月 01, 2006

End of Internet

关于网络依赖的问题,我在以前其实或多或少的提起过一些。
还记得数月前lab因为有一次保密检查,把PC都收了起来,两天多不能上网,大家都有些百无聊赖。
不过在那一天我却把史景迁先生的《皇帝与秀才》翻了一遍。

在小东眼里,我对于网络的依赖是毋庸置疑的。每天那么多邮件,每天要更新blog如此种种。
但我自己却一直怀疑这一点,虽然现在是因为现实条件的原因,我晚上一般不上网,但每天我最期待的就是晚上两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坐在教室里翻着书本的感觉给我一种无法言述的踏实感。
换句话说,我始终无法解决我面对网络时那种油然而生的浮躁。

所以我总跟小东说,不要一天到晚总在电脑面前,网络充斥了你的生活,你有时间去想象吗?

图片来自Gfans
突然想起这个,是因为在Gfans上看到关于Google Reader更新的文章,
here,作者发现当把全部新闻全部阅览完毕后,如果你还意犹未尽,再想" Next " 的时候,Google 就带领我们来到了End of the Internet (英特网的尽头)。然后 Google会告诉你: 你可以关机去看书了!

我相信有这么一个End!你呢?

星期六, 九月 30, 2006

关于Web RSS Reader


我不否认自己的偏见,Google以及微软之间,对于Google的偏见,不过这时的偏见不是贬义词,而是褒义词了。我偏向于赞扬Google。
以前说起过我的RSS Reader,首先我不喜欢桌面版的,在Web版本的RSS Reader里,我一直使用Bloglines,虽然也申请了zhuaxia,但一直弃而不用,并不是什么崇洋媚外只是觉得习惯了Bloglines。
或许是因为习惯了Bloglines,所以虽然对于Google Reader有所偏爱,但也属于荒废阶段,近日看到Google Reader改版的消息,打开我那遗弃颇久的Google Reader,感觉很舒服,因为它也改成了Bloglines式的两束栏结构,左边是feed,右边是content。
值得一提的就是Bloglines也有所变化,左边feed字体有些许改变,最重要的是它现在似乎可以自动刷新,时不时会自动更新。
不管怎么样,我肯定也会懒的搬这么一次家。
还是Bloglines吧!
如果从新选择的话当然是选Google Reader罗!

转变的动力

小东听了一场Report,回家的路上异常High,大谈改变的可能性,因为主讲嘉宾从一个shy boy转变成为了一个HR主管(Human Resource)。
很快小东就注意到我颇有点冷场,我笑着说,如果现在要去问路,谁去?当然是你去啦!
你知道为什么我也不愿意干的事情最后肯定是我去吗?
因为这就是一种责任,我必须做那些我不喜欢的事情,
小东一直就欠缺改变的动力。
我问你:你有没有感受到过你身上的责任,如果说你感受到了,那恭喜你,不用听这个报告,你也能从shy boy转变成任何一种类型的人。

理解与珍惜

或许小时候不容易得到那些你想要的东西,于是我总是很珍惜那些自己拥有的。

前天和小东去清华听报告,正是下班的时间点,路很堵,本来人也有点累,加之堵车的郁闷愈显烦躁。
小东上车没多久,就睡了过去,我有点不爽的问,你有这么困吗?
她说不是因为上了一下午课嘛!
我无法说什么,每一个事情总有一些缘由,而且似乎有些缘由都是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出来的。
两个人相处难道总是要分出个对与错吗?
在一起的时间总是很短暂,为什么在一起的时候不能开开心心?为什么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不去珍惜?
是,似乎两个人能在一起好久好久,长的看不到未来,正因为看不到未来,为什么就不能珍惜现在,珍惜面前的时刻?
我不知道未来会是怎么样,我愿意用最乐观的心态去猜想,但不管怎么样,那只是未来,我们无视我们的现在,又怎么会珍惜未来?

你想跟我说话,不会跟我说呀?就算我再累,我也会起来的。
你累,所以我什么都不能说。
理解万岁。

我只是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永远要记住这两个词,理解和珍惜!

星期四, 九月 28, 2006

逆行的感觉

这几天因为某些事情尝试了多次逆行的感觉。
上周因为HD来北京,去北京科技大学去见他,从四环过去,晚上小东去北大听报告,所以要折腾回去接她。算是一次逆行了。

更让我记忆深刻的逆行是昨天,因为要交中期报告,所以在lab加晚班,早上回去报告,虽然没有睡几个小时,但早上起来兴致颇高,还去食堂喝了碗粥,并找了个杯子给lll弄了碗,害得打饭的MM都有点晕。
往昔的清晨,我总在另一地方侯着,目的地正是我现在所站的地方,而我现在却在这个目的地期待回到起点。
车上看着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风景,反着来的时空就像是种错觉。

更有意思的是,本想晚上可以好好休息下,但因为小东要去清华听报告,再次踏上反着的路程。

一天的早晚居然就这样逆行了。

毫无疑问这样的感觉让我颇为舒服,我一直跟小东说我不是安定的人,当然也不是一个冒险的人,但我喜欢尝试新鲜。

单向的生活,偶尔逆行,真是不错!

在身边与不在身边的朋友

这几天的生活非常糟糕,我非常不喜欢这种lose control的感觉。
现在有点重新掌控的意思了。
大概是因为豆豆刚考试完,她在blog上连续更新了很多,其中豆豆说起我总在blog上提起小东,她理直气壮的说起我应该多提到她,呵呵,小东就是cyy,我感觉她应该知道的。

豆豆其实是在强调她似乎亏欠朋友很多,每个人总是在自己不做什么的情况会对别人有很多要求。

我也同意,但并不想说这个,只是忽然想起在身边的朋友以及不在身边的朋友。

你会怎么看待在身边的朋友与不在身边的朋友,距离这么远,我无法去了解你的生活,很多东西我也无法顾及,而在身边的朋友或许我们能谈到更多的想法。

正如每个特殊的时刻我会记起你,距离在这个时候没有区别。在不在身边,我知道彼此信赖,彼此相知!

我所使用的Google Service



在Google黑板报上看到Google八周岁的消息,here,在这一年多的时间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一个Google Fans,所以似乎有点必要写点什么,算是纪念吧!
想起前不久的某天心血来潮,跟lll说起我使用过的Google Service,现在想想不如就记下这个吧。

首先当然是Gmail,Gmail可以说是Google众多服务的key。
我有四个Gmail,一个是比较私人的,另外一个是专门用来注册的,还有一个则是用来订阅与工作有关的邮件,最后一个则是替小东申请的,但她从来没有用过,为了不至于废弃掉,我还时不时打开打开!
至于Gmail的功能最值得一提的就是label加上filter,还有
youraccount+any@gmail.com功能。

其次就是现在正在用的writely,曾经直接在MSN Space上写博客,微软的超慢速度已经很考验人的毅力了,但时不时出点问题,让你辛辛苦苦写的东西化为乌有,这很让我崩溃。所以半年以来一直在writely写作。
但writely和现在的Google Blogger Beta嵌合性似乎不太好,这有点让人头疼,不知道怎么回事?

相比于MSN Space,我一直还是偏爱Blogger的,所以在中国区可以直接访问Blogspot后,我立马在Blogger Beta上安了一个家。

Google Desktop安装过一次,使用的感觉实在是不好描述,让我敬爱有加,如果有些东西你以为消失了,但又出现在你面前的感觉是在不能说是美妙,所以我最终还是卸了它。

Google Earth,用过一次,那会分辨率还不是很高,北京都看不到三环。很好玩的东西,不过要电脑跑起这个东西真是有点折腾它。算了吧!

我的Gmail里面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Google Alert,设定关键字,随后每天发送到你的邮箱,实时关注你想了解的。强力推荐!

至于Google Calendar,其实是蛮不错的东东,但我似乎没有使用它的习惯,毕竟生活中的这点事情用脑子就足够了。

Notebook,网络的记事本,我比较喜欢这么一种功能,毕竟相对于365key或者delicious等等网摘,那种收藏有链接失效的担忧,而且收录的必须是整个页面,为一句话收藏一个webpage似乎有点多余。但Google的notebook做的也并不是很好,使用感觉不是很顺畅。但也比较推荐!

RSS reader我首先排除单机版的,网络版的rss reader我一直使用bloglines,还申请了一个zhuaxia,但并不使用。Google Reader界面并不是很符合我的感觉,所以我也基本不用。

Talk,打它出生之时,我就玩了它,不过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好友,关于IM我现在一般用的是MSN以及传统的QQ。

Video,期待中,中国区无法访问。有时候看看youtube以及中文的
www.56.com.

PageCreator,100m的免费空间,第一时间使用,只是没有时间打造它,相当有吸引力的东东,推荐!

Picasa,网络版以及单机版都使用过,单机版的软件不妨一试,还是不错的。
网络版居然还有空间限制,不太符合Google一贯的作风。我常用的网络相册还是网易的,那么多照片真的没办法挪窝了。

Browser Sync,只是针对FireFox的一项服务,网络浏览同步,感觉用处不是太大,倒是IE,突然来个错误,把你所有的网页都关了,这个网络浏览同步倒是蛮实用的。

至于Google的其它一些服务我基本都用过,诸如web加速等等就不介绍了,我还是那个观点,工具是让你的生活变得简单的,我不能迁就工具。

最后要提的自然是google search,包括image,local,scholar等等,我已经习惯用google搜索这个世界。
方便搜索自然强力推荐Google Toolbar!

有时间再仔细叙述吧,Google,送上一声迟到的生日祝福:Happy Birthday!

星期一, 九月 25, 2006

绚烂至极,归于平淡




周六日去十渡旅行,孤山寨加上东湖港,感觉蛮不错。
个中感觉不可能一一言述。回想一下似乎周六的篝火最为印象深刻!

我自己都有点诧异自己的脸皮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厚了?
周六晚上的篝火有点失败,难道只是团团围坐一晚上?这时突然走来一个人,说是隔壁的那堆,因为游戏玩输了,认赌服输的结果居然是要到我们这要点吃的,做为回报,这位大哥说是他们那有烤串,正觉有点无聊的我立马想去厚脸皮的要点。

拿了一袋瓜子和江米条拉了lll跑过去要烤串,那帮大哥也爽快,端出一个盆,说你拿吧,数了八串,因为他们似乎也不多,不然我还真好意思要上十六串的(人手一串)。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烤了,直接试验篝火发现基本不可行。

写到这忍不住想笑,因为我就这么拿着烤串到处找可以烘烤的地方,蹭一蹭人家现成,最终在矿大那找到了一个炭盆。一个矿大的小mm在烤土豆片,我的脑子中居然直接就冒出一个想法,找他要上一串,听得lll都有点发毛(我想的),天哪,不要把我想成那种超级厚脸皮了!

不过最后还是找那帮人要了一根土豆片。

一番折腾最终烤熟了肉串,土豆片却还生的很。不过兴奋的我都没怎么体会到肉串的味道。

等我们回到自己的篝火,他们在玩杀人游戏,很早前就听小东说起过的。

突然身后和侧面都放起了烟花。

在无边的黑暗之中,绽放的烟花绚烂至极。

仰望天空,有点痴痴的看着这个美丽,我也明白这样的灿烂短暂,天空会迅速的恢复黑暗。

就像我现在要花心思写ppt,审稿等等,生活就这样,绚烂的就是那样的瞬间。平淡才是主格调。

但我的生活却不能没有这样的瞬间绚烂,我会用心去经营这样的瞬间。我更会用心去体会这样的瞬间!


星期日, 九月 24, 2006

泰国政变

习惯用bloglines获取信息之后,居然上sina看新闻的频率变得很低。
周四晚看到泰国军事政变,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两条重磅级新闻。
忽然想起年前四月写的这点东西
由他信所想起的
早起可能只有到了夏天才不是痛苦 那天薛说按照自然醒的程度判定一个人的幸福程度 那我就是我们屋最郁闷的了 呵呵
等车的时候照例看看车站边的前一天的北京晚报 晚报这种东西只需要看看title 不值得费太多时间 但我今天很容易的被上面一张图片吸引了 他信的一张照片 照片上他信显得很狼狈 他在一场大雨中演讲 偌大的水珠还停留在他的脸上
其实我渐渐的不是那么排斥一党专政 每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 国民的思想程度 国家的经济基础等等 不可能一下子完全实现那样高层次的民主制度 换句话来说 绝对的民主有时候可能就是一种负担 民主会损失了过多效率 但这句话绝对不是意味着我否定民主 民主是终极目标 不能偷换概念 就像国民党从训政走向宪政时期的争论一样 既然是终极目标 这个过程中的努力总是要的 不然难道一下子就能跳到绝对的民主
他信处在民主的压力之下 他不可能让选民在下面淋着雨 而自己躲在雨伞下侃侃而谈 民主的压力自然的会让他选择放弃雨伞 这可能是一种做秀 但不可否认的是因为选民手里握着选票
在我们的生活里相反的情景多的让人习以为常 有个幼儿园为了迎接某些领导的检查 排演了一些节目 临到头却下起了雨 这些教师们首先想到找伞给这些领导们遮着 行政体系的自上而下模式不可避免的会让上层漠视下层 但只要给予下层适当的监督权(实质性的,公开的一个独立机制) 我不主张迅速的放开选举权(任命权) 我想这应该是可以变得更和谐一点的

星期四, 九月 21, 2006

假公济私的闲逛(第50篇blog)

转眼这就是我在这个blog上的第50篇文章,虽然有些水分,但也值得纪念一下,我相信我会继续写下去的。

下午去清华西门旁边的加油站买柴油,天哪,我之前真的不知道不是每个加油站都有柴油卖的。不过想想也是,柴油动力汽车毕竟受限嘛!
加油的小哥很友善,也很smart,做实验用的吧?正是!

正事之外就开始干私事了,我总习惯假公济私的干干自己的事情,前段日子跟小东说起京城四大烤翅店,四大之一的西门正在此处,拎了一壶柴油去买烤翅,蛮有意思的!过了一会我给小东发短信:骗子,怎么那么多西门?小东告我是彭氏西门,不过这是倒也明白一点了,此西门或许只是清华西门之故,非我所想西门吹雪之类浪漫之意呀!

买了烤翅后,本想坐车回去,却想实在是个机会,着急回去作甚?
顺着清华西门边的侧路,叫什么我不知道,反正也可以走到成府路上,我喜欢这样两边长着大树的街道,光影之间,轻松惬意的走着。

拐到成府路上就是万圣书园,上次小东问起我万圣为何,我只是隐约记得与万圣节有关,诗人西川语“我宁愿把它理解成‘一万个圣人’,这一万个圣人就是万圣书架上的作者,在受益于这些圣人的读者当中,有我一号。”万圣书园的英文店名也便由原来的“Halloween”改为“All Sages Bookstore”。

进去,人不多,是我喜欢的安静,并且光线也有点暗淡,一楼不大,上二楼的楼梯似乎有些宽阔,布置的比较精致,我感觉一手拿着烤翅,一手拎着柴油进去有点败兴,便只是扫视了一下,墙上贴着三联的400期纪念刊,以及一系列的新书,诸如《世界是平的》等等。

快到五道口之际,在过街的天桥处看到不愿的google大楼,我晕,我觉得自己蛮傻乎乎的,隔这么近,还总在网上看人家拍的照片,其实我也算是半个google fans。兴致勃勃的冲到google大楼处,楼里面光线比较昏暗,两个漂漂的前台MM(估计的,看不清,呵呵),我问门口的保安可以参观吗?结果当然是被拒绝罗!

三点就买上柴油了,四点半才回来,呵呵,一次很有意思的闲逛!

星期三, 九月 20, 2006

有些东西只是工具

昨晚在书报亭买杂志的时候,见旁边的一个小MM要买当期的《Economist》,就想起自己当年为了买本economist,还要特意跑到保福寺来,价格不便宜,而且还是过刊,运气不好的话可能就是几年前的了。一点题外话,现在的便利程度岂是当年能比的!
为何要说起economist呢,因为前天给lll拷了一篇stober的文章,古董级文章,当时我说起我这还有很多古董文章,lll对此表示很奇怪。我说这都是当年热情度高的时候download的。
回头这个热情度高的时候,干过一件很让我惭愧的事情,就是在用google搜密码的时候,搜到了浙江大学的economist的密码,说惭愧是因为我把它据为己有了。这是我第一次改密码也是最后一次改密码,后来想起来总是有点点内疚。
或许你不能理解能够下载sd95年前文章还有在wiley上拖下整本online book有什么意义,但这是我当年乐此不疲的,从proxy hunter扫代理,学端口,挂二级代理,学cookie等等,再到后来的Ezproxy,找字典试密码。标志性成就就是当年我的wiley帐号可以下载的电子书有上百本,期刊自不用说。

后来我突然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很深的陷阱,小东要我交她这些东西,我执意不肯,我跟她说你有什么需要你就发mail或是留言给我,我给你找。
我不希望你走我走过的弯路。例如这个陷阱。这个工具陷阱。我承认我在这些工具上花了不少心思,也收获了不少,但我却慢慢迷失在寻找工具之路里了。
我问小东,你想学这个是为什么,她说自然是要下载啦,那不对了,如果有人给你下,不也同样达到目的了吗?为什么你还要学呢?
有些东西只是工具,这些工具的目的只是为了方便你,你不能为了工具而忽视了你的真正目的。
写这篇文章还有一点要告诉你的,每过段时间要记得回头,看看你走过的路程,不要让自己迷路了。不这样的话或许我还迷失在这条工具之路里。(我已经把我电脑里的这些资料全删了)正如那天在lll的msn看到的这句话,“没有过去,怎么遇见未来”,不要回避过去!

星期二, 九月 19, 2006

《读品》


维特根斯坦说,不要多想,要看。



偶然在网上见到这个《读品》,
here,简而言之只是一些书评。(双周刊)
他们宣称在【读品】上,我们会推荐最新出版的书籍,也会从中加以选择进行评论,这些评论或短或长,或贬或褒,但均是评论者的肺腑之言,对于爱书之人或有助益。读和写,是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锤炼的手艺,尽管高尚者目为清高而贫贱者目为低下,均不是读书人偷懒的理由。

我之前写过一篇关于书评的文章,除了对于书评周刊停刊的惋惜之外,其实未说的也有我的无奈,不管什么书评都无法替代书本,阅读书评只是因为静下心来完整看本书像是一种奢望,浮躁写在脸上,刻在心里!

《读品》已经出到Issue 14,pdf文档,免费下载。


星期一, 九月 18, 2006

张学良的九一八



怎么说呢,这个九月连续两周的开始都让我感到有些不舒服。
上一周是9.11的纪念日,这一周却是9.18。

实验室的小MM在MSN上设置签名"九一八,勿忘国耻",真是好青年!
在8.15日本战败日,我写了一篇“
勿忘历史 但请撇开仇恨”,其实我的问题是怎么看待历史,勿忘国耻固是值得称赞,但一味强调国耻却是掩盖了很多我们值得注意的真实。

说到九一八除了日本,另外一个一定提起的人物就是国民党蒋介石。所谓不抵抗策略,白白丢失了东三省。
但一个事实上参与事件的主角有些被忽视了,当时的中国虽然在张学良东北易帜后(1928年12月29日)形式上完成了统一,但可以想见自袁世凯去世之后的地方军阀绝不会就此消失。国民党形式统一但真正的统治也绝对不会真正影响到东北。
张作霖,土匪出身的军阀,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东三省对他的意义,所以对东三省的控制也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即便日本去掉张作霖,但小张仍然可以顺利的接收整个东北势力,这种统治的牢固程度足可窥见一斑。

九一八悲剧的原因可以部分的归咎这种实际的分立情况,正如张学良坐稳东三省,地方上表面拥护国民党,实际却可自己控制的势力还有不少,山西的阎锡山,西北王冯玉祥(此君在三一八事变中是个核心人物,我有计划写一点,刚开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写完),桂系的李,白等,军阀林立的后果就是拥兵自重,爱惜羽毛。很简单,面对共同的敌人谁都不会主动开第一枪,这种伤亡对于自己实力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就像二战英法的绥靖政策,企图引得纳粹势力与苏联争斗。

张学良在面对日本的入侵时也必定有自己的小算盘,但这无可厚非。还记得我在之前关于实践自由中说到的吗?

另外一点就是在我们神化张学良之后,对于其个人能力是否有个正确的认识,这种神化基于28年的东北易帜还有36年的西安事变。
但是我们要清楚张作霖去世之时,张学良被称为少帅,一方面是相比于张作霖,另一方面也有其年轻之意。20来岁的公子哥(毕竟在他身上,无须再像张作霖那样艰难创业了),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他何以能够冷静,理性的分析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怀疑的。

可说的东西还会有很多,我在这里无意否定张学良什么,因为这种做法在我看来是无可厚非的。
我提起这些的目的还是开始的那句话,我们不能被一些简单的陈述所蒙蔽,很多事情不是你所看到的那样!

星期六, 九月 16, 2006

社保禁止投资

早上来lab的路上,突然想起昨天晚上看到的news,关于社保禁止投资的,see here
在想说点什么之前,我突然觉得自己蛮烦人的,人家做了你说不是,不做吧你也说不是。
昨天的blog里我谈到财政部允许地方发债,我对此表示担忧。
今天要说到的是劳动保障部下文,除按规定预留必要的支付费用外,社保资金全部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在国家做出新的规定之前,一律不得进行其他投资。

显而易见这是受了上海社保案的刺激,毕竟做为老百姓的养老钱,社保出事容易引得人神共愤。
做为问题的对策,地方发债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感觉。
那禁止社保投资是不是有点因噎废食呢?

我们的社保本来就是烂摊子,些许言语还不容易说清楚。
最早咱们的社保是现收现支型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工作交的社保钱实际上是给已经退休的那些人发退休金,等咱们退休了,咱们的退休金就来自于当时的工作一代。政府只是转手一下这些资金。这种代际供养原则要求工作的人要比退休的人多,不然吃饭的多,干活的少,那肯定玩不转。现在咱们未富先老,所以这个收支缺口使得政府压力很大。
后来就在上面的基础上搞了个个人帐户,这个帐户是记你的名字,属于你,别人不能动,费用也是你交,退休金也来自这里,政府也就不用担心支付问题了。

不管怎么说,这些资金在中国都是集中在政府手里,这些巨款必须要有一定的收益才能满足将来的支付,因为巨大的收支缺口越来越明显。
社保案说白了有点用公器谋私利的味道。但是增值的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增值不能依靠存银行或是购买国债来解决,而是必须拓展投资渠道,实现投资多元化。
但投资多元化在中国一方面是投资市场不发达,风险太高,另一方面致命的弱点就是投资无监管。老百姓的钱老百姓却不能对其处理发表意见,实现监督。

就像昨天说的,不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发债,还是因噎废食的禁止投资,都只是问题的表象,真正的问题是基础制度的缺失。而这种缺失你无法跳过进而寻求成功!

星期五, 九月 15, 2006

纪念小东的独立日

昨天晚上跟小东进行了一次不算愉快的交谈。
我跟小东讲,我给lll同学推荐了zhuaxia,不久lll说已经很习惯了。而你呢,我给你申请好,subscribe上一堆,你就只需要登录一下,但事实就是你居然没有登录过一次。
做什么永远比你说什么重要!Just do it!

睡觉前我给小东发去一条短信,你还欠我一个独立日。

今天在以前我申请的百度空间上终于看到小东的独立日了。
Happy Independent's Day!
上个月我给豆豆留言说我不想在一起用的那个blog上写了,随后豆豆申请了一个Google之blogger,取名为独立日,我给小东说起你什么时候才会有自己的独立日,结果一直拖到今天。

希望独立日之后,会有不断的建构!

地方发债

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财政部长金人庆明示中央政府正考虑在有限制的条件下,授权地方政府发行债券。here

现在的房地产几乎是人人喊打,地方政府在这其中扮演了不算光彩的角色,说的难听点其实也是一个帮凶,所谓的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一说凸显了土地的收益在政府收入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地方政府依赖土地收益是有其现实因素。1994年的分税体制改革,确立了所谓国税地税之分,国家收获了大量的税收,地方的收入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地方的事权没有减弱,有句话说的好,不给马儿吃草还要让马儿快跑。
另一方面来说地方政府领导的升迁取决于上层的量化考核,最主要的考核指标就是GDP,地方政府没有钱就得想方设法弄钱投资。卖地钱自是很好的选择。

允许地方发债看似把卖地这种人神共愤的行为抛弃,换以正规的透明些的融资手段,但现实的体制肯定难以做到正规化,透明化。上文中提出规范的四条措施,首先,如果允许地方发债,当地的人大当然要进行严格审议;其次,中央政府还要进行严格的总量控制和审批把关;第三是信用评级,可以通过市场中介组织发挥作用;第四,投资者有选择权。
但人大这块橡皮章能否管住地方政府的发债冲动?中央政府可有总量控制,但每条审批能否保证合理?信用评级哪基本是扯谈了。投资者的问题可以参考股民啦!中央会允许地方政府破产?我不相信!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怀疑地方发债也会成为一个类似卖地的烂摊子,这其中的问题事关基础制度的缺失。一条政策改变不了这种困境!

星期四, 九月 14, 2006

昨天听到的几句话

记录昨天听到的几句话

晚上回家的路上,豆豆跟我说
我俩就像不懂事的小孩子,说不定这种人是老天比较喜欢的那种!
我不知道我俩为何总有这种无可救药的乐观?

回宿舍时,小东说
1,你那么关心农民,土地,赶明儿我也到农村盘块地,让你关心关心我!
2,上幼儿园的时候,每次我才吃半个包子,阿姨就准备收拾了,其他的小朋友怎么像小狼崽子似的。
无语!

星期三, 九月 13, 2006

我不想陷入批评陷阱

同意‘反对只准拥护,拥护可以反对’
反对‘反对允许反对,拥护只准拥护’

在小东眼里我就像把锤子,见到什么事情都把它当作钉子,非得使劲锤上几下才过瘾,言外之意我有点陷入批评陷阱,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到底为何批评?批评为何?

想想那些意见领袖夜以继日的发表着他们对某件事情某个人物的看法(很多时候这些事情跟他们相隔甚远),批评充斥其间。有人说这种漫天遍地的批评演变成为了舆论暴力!
钱钟书还说过这么一句话,模仿有两种,一种是照着做,另一种就是对着来,亦即批评,批评的过程你为寻找弱点会陷入对方的理念之中。
说起来批评似乎要么就是在一个体系内部的挑刺,要么就是跳出其外的高喊。
到底你应该站在什么位置?这是第一个问题。

我想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批评允许批评,拥护只准拥护。
这是大环境问题,大环境可能又很多禁忌之处,这点相信大家是深有体会的。但个人呢,难免又欺软怕硬之嫌。
你批评的是什么东西?

凡事都是知易行难,我们抨击某一问题之时,有没有想过这种批评只是空谈?
批评有没可能具有可操作性?

关于这个话题,我认为很有意思,但我暂时只是想到这些。你有什么补充的,可以comment一下。
我不愿意陷入批评陷阱,记下这些算是提醒自己吧。

Temporary Mailbox

前不久看了一篇关于spammer如何制造spam的报道,10万封spam只收费50块钱。
收费如此低廉,那成本自然也高不到哪里去。
除了PC加上一套软件,另一项开支就是从论坛或是网站处购买邮件地址。

现实正是如此,绝大部分的论坛不注册就无法查看帖子,网站的软件下载也都恶心的要你注册一下。注册就肯定需要mail,流行的趋势是要通过邮箱收到注册激活邮件。所以邮箱的暴露是不可避免的。我常规的做法就是用一个mail注册所有需要的邮箱,结果就是大量的spam蜂拥而来。

spambox.us,甚为体贴的提供这样一个功能,暂时邮箱,如上图,你输入你的真实邮箱,然后选择暂时邮箱的有效时间,generate一下。
你注册时使用这个邮箱生成的暂时邮箱,注册激活邮件还是可以发到你的真实信箱,但一旦过了暂时邮箱的有效期,你就不会收到后续的spam轰击了。
它仅仅是给你提供了一个中转。
然而很多时候,保留那个注册邮箱的好处在于当我们失去密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邮箱索回。

最终的问题就是那些论坛网站缺乏必要的职业操守。
他们贩卖了我们的mail address,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是spammer们生物链的起始端。

星期二, 九月 12, 2006

农会

有时候我的确在做一些蠢事
譬如,我曾经兴致勃勃的去关注企业年金的运作,发展,但社保大案却一件接一件,最近的就是上海社保案,痛心的让我一度拒绝了解事实。
还比如我多次批判国内工会忽视职工利益,仅仅是一个官方工会,但中国最大的一个群体,最基本的一个群体,农民却更惨痛。

前段日子网上有个轰轰烈烈的第一财经记者被诉事件,从起始的那一瞬间我其实就感觉记者不会被压制,原因无它,他们是有话语权的一类人,他们是一群人。
其实成立农会的意义基本是不言自明的,我根本就不需要多说这么一件事情。

所以你可以想见当我看到这篇报道时是多么激动,
温岭刮起“农会风”,然而现实的困境不可能一下子被打破,但我们无法不去正视这个问题。

1985年,杜润生先生(此君可说是毕生奉献于农村事业)就曾经向邓小平提出农民的组织化问题,建议恢复农民协会。邓小平当时说,成立一个农民协会的意见可以考虑,这样吧,我们看三年,真的需要即可筹办。
结果三年之后,正值89风波,农会问题也就搁置不议了。

我只是希望当年的无奈到了今天别只是麻木。
要记住历史的机遇很多时候忽闪而过,还要错过几十年吗?

三联的大门


三联的大门
Originally uploaded by ltryy.

补上一张上周六去三联书店的照片
那天的天气实在是太好了

玉渊潭


玉渊潭
Originally uploaded by ltryy.

玉渊潭的早春

Flickr

This is a test post from flickr, a fancy photo sharing thing.

星期一, 九月 11, 2006

小东的独立日

连续两个晚上,小东在饭后主动要求要送我去教室,有点受宠若惊,呵呵!
走到超市门口,我说要不出去走走吧,这回不是美丽的谎言,之前我是要绕到报亭买newspaper,却跟小东说是我是想多陪你会。
小东立马严肃起来,你不可以批评我。

去年我准备写blog的时候,我给自己起的blog题目是“责难陈善”。一方面是对你可以责难陈善,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别人可以对我责难陈善,没有别人的情况下,记录自己或许可以自我责难陈善。
你呀既不是个合格的观众也不是个合格的听众。

我跟豆豆说我不写那个一起用的blog了,之后,豆豆也申请了一个blogger,取名为“Independent's Day”,小东说豆子怎么就写了一篇就不动了,呵呵,人家好歹也是独立了,就差建设了,你呢,还没独立呢!

希望早日见到你的独立日!好让我跟你说一声:Happy Independent's Day!

老年的孤独

小东问我为什么不喜欢小孩
我问那你为什么非要小孩
小东说那你老了怎么办
我说,人老了,无非就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要,一来养儿防老那是因为老了没有经济能力,但现在你是可以做到的,二来就是所谓的老年孤独,但一个孩子能给你多少精神安慰,还不如两人相伴的实际。

周六从三联出来,我执意拉着小东去美术馆,因为我来的时候看见美术馆梦前在搭台子,所以想去看看。还没拐过去的路边,有个老人在地上用大号的“毛笔”写着字。
我俩很有兴趣的凑过去,老人家看起来颇为和善,我忙称赞有加,老人说那我给你们写个字吧,之后的发展就是老人的激情有些高涨,甚至从身上背的小包拿出他以前的照片给我俩看。

天色到时有些晚了,我只能说,大爷您忙您的吧,我们就不耽搁您了。
老人家倒是客气,你们有事就去忙吧,不过又加了一句,你们要想看我还可以写的。

小东之后说她实在说不出要走的话。

陌生人也能冲淡一个80老人的孤单亦或寂寞。

回到开头,或许我简单化了老年的孤独,或许到那一天我也会难以承受。

三联书店一行

今天是9.11纪念日,在这首先要为我当年的无知致歉,向那些在9.11中失去生命的人们表示我的哀悼!

补上上周六的blog一篇,除了周天我还是想保持一天一篇的更新频率。
就想前些天看到的一个女孩坚持三年每天给自己拍张照片。
一位爸爸记录自己女儿三年的高中点滴。
坚持平凡也不是那么容易。

上周某天的雨让我以为秋意会变得很浓的,但周六却是十分难得的好天气。
Meeting的时候信手在桌上的卫生纸上写下“Happy Birthday”的字样,因为9月9日是lll的生日。

下午实验室的同学都去k歌,我则约好小东去三联听个报告。
北京的交通在任何时候都让人难以忍受,坐47到平安大道,发现前面已是寸步难行,艰难的挪移到平安里时我还算英明的下车,走过去。

美术馆的东边就是三联书店,对于三联一直还是蛮有好感,平常看的杂志就有《三联生活周刊》。
小东已经帮我留了个座,今天的报告是《精度原典,回归《孙子》》,相对于暑假错过的那几场报告,see
here,这个题目吸引力其实并不是很大。但来这么一次算是探探路吧。

老先生写了一本《兵以诈立,我读孙子》的书,说话的语调过于平缓,以至于有些沉闷,小东似有点无精打采,远不如上次在单向街精神。
最后我倒很有兴趣问他一个问题,诈似乎是弱者常用的工具,对于强者似乎没有必要使用诈。然而强者无须使诈的逻辑最终是否有些许不妥。一如9.11,这么多年,恐怖主义的问题不是被解决了,反而可以说是激化了,这个问题的背后是不是有一些强者逻辑不妥的地方。
很遗憾,在有人提了相似问题之后,老先生说这是他要思考的问题。

随后在三联看到了好多只是知道的书,譬如,许倬云的《万古江河》,《search》等。
晚霞已近的时候,买了本《三联生活周刊》,整400期,恰巧这天还是毛主席逝世纪念日,一本关于毛泽东的纪念刊。算是挺有意义的东西了。

星期五, 九月 08, 2006

窃国者侯,窃钩者诛

周正毅出狱时,我心里就有点不舒服,再看到其在狱中的待遇,here,只是让我想到上大学时听他们说起的偷车贼。
当时宿舍的几个大哥说是看见楼下的一个偷车贼被几个保安抓住,听他们描述,保安的身手有如李小龙再世,说是有一极高难度的飞腿直劈,但问题是那个偷车贼被抓的死死的。

只是感慨古人看的清哪,窃国者侯,窃钩者诛。
语出《史记·游侠列传序》:“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蹻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
后遂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讥刺旧社会小盗被杀、大盗得国的反常现象。亦省作“窃钩盗国”

星期四, 九月 07, 2006

我们的时代需要

“宪政是宪政最好的训练”-胡适,我只是觉得胡适先生这句话似乎说的早了些

1776年堪与美国独立相提并论的大事是一本书的出版,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巨著《国富论》(注《全称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熊彼特这么评价它,“....他的著作应运而生,恰恰回应了他那个时代的需要。”

转眼就是一甲子,1936年凯恩斯(Kenyns)的《货币通论》(全称,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再次回应了他那个时代的需要。

让我们转向1936年的中国吧,那一年时代的需要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回应它?

如何挽救晚清的中国,每个有影响力的前驱都做出了他们自己的努力。革命与改良终也无需那么肯定其对错。
孙中山毫无疑问选择的是革命,他也早在辛亥革命前就提出了自己的革命理论,所谓“军法之制”“约法之制”“宪法之制”三阶段。简而言之就是军政,训政,宪政。具体说来就是国民党依靠武力占领一个省就进入军政阶段,完全占领后就进入训政,在此阶段,“予以训练人民之时间,予以人民养成自治能力之时间”,一段时间滞后,制定宪法,进入宪政(类于西方)。

在夺权与建立政府之间插入一个训政阶段,胡适先生坚决予以反对,“宪政是宪政的最好训练”,胡适先生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最怕训政会掠夺人民权利。然而回想一下康梁变法失败滞后的“新民说”,训政不失为务实之举,如此国民恐难宪政!

1928,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党形式完成全国统一,民国自袁世凯去世之后历经风雨终成一统。此时国民党政府宣布全国进入训政阶段。
训政首要特点就是以党治国,党代表国民大会形式权力,亦即权利来源不是人民而是党代会,党即国家,党即政府。但其组织形式有一定特殊性,党组织与政府系统相对来说是比较平行的两套系统,党中央,党地方一套党系统,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另一套系统,这两套系统只有一个结合点,在中央,中央另设中央政治会议,党通过这个中政会来控制政府,但党的地方组织不能直接控制地方政府,它必须先上述到党中央再通过中央政府下达到地方政府。这样的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地方的自主独立性。(这一段描述其实多余,我说起它是另有感想)
以上是训政的组织形式,训政的目的是为了宪政,训练民众,实行自制,党最终是要交还权力的。

6年的时间似乎不够改变一个积重难返的国家,但国民党规定训政为6年,1929-1935年,但最终国民党还是在1936年5月5日回应了时代的需要,起草了《五五宪草》。

1936年中国似乎就可以进入宪政时代,然而西安事变,紧接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宪政成为了破灭的肥皂泡,它的美丽依然让我们向往。

又是70年,我们的这个时代需求的是什么呢?

星期三, 九月 06, 2006

Solidot走了

上周六用瑞星扫硬盘,病毒一大堆,以至于lll说以后可以到我这更新病毒库。晕!
周一开机后奇慢无比,重装吧。
下午开工,晚上因为没有找到网卡驱动就没更新瑞星。
今天上午抽空下了驱动,结果大大不妙,可能是俺的mp3本身就有病毒。firewall以及瑞星全部罢工,卸了却又无法重装,折腾死我了。
再重装系统,依然不行,google一下,原来是病毒。真是郁闷至极!

现在总算一切安好了,坐下来开俺的Blogline,Solidot有7条更新,最前一条赫然是Solidot网站要关闭!See
here
Solidot为何物?

先说一个词Geek(ee发长音i),中文奇客。详细介绍参见
here。依我的看法geek就是要对新生事物(主要是IT类事物)保持敏感。
可以说Solidot就是奇客的网站。中国版的“slashdot”,
here,(这可谓中国IT的一大特色,国外的成熟网站国内都有中文版,但很多中文版连借鉴都做的难以让人满意,真是无话可说)做为国外成熟的科技类新闻社区,slashdot采用的是一种管理员驱动(moderator driven)的机制:用户提交新闻,管理员审阅后决定这些提交的新闻是否出现在slashdot的主页上,审核的好处就是可以保证news的质量,缺点也是明显的,滞后!
提到这个slashdot,不能不提到大名鼎鼎的digg,
here。(当然也有很多中国版的digg)同样做为科技类新闻社区,digg依靠所谓的草根力量,完全由user投票决定新闻的排序。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网络的浮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digg的真正意义,一个热门的话题但不一定真有意义。你说是吧?

Solidot的消息说是没有足够精力来维护,唉,每天要看的feed又死了一个。不过我也理解,毕竟我们总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现在Solidot在eBay上拍卖网站,所以也可能会有接盘者,
here
不过刚subscribe了一个号称是slash+digg的网站,
diglog,beta版。

有人去也会有人来!

星期二, 九月 05, 2006

我需要神父



虽然我没有什么信仰,但我肯定不会是个无神论者。
无神论在我眼里有点类似愚昧加自大的意思。
仔细的说来,其实对于宗教我还是有一定向往的,宗教会让你自有敬畏之心,同时也给你一个忏悔之处。

人不能失去忏悔,忏悔对我或许就像一种反思,然而每个人心中的“罪”却是难以启齿的,一个超脱的神父未尝不是最佳的选择。注意是超脱,难以言述的东西有时恰恰是针对你最亲密的人。
想起上次跟lll说起朋友的意义,其实我是想说,有些朋友就像你眼中的“神父”。因为“神父”的超脱我可以信任。

叨叨半天其实我是要推荐一个网站
I Make Mistake ,网络忏悔之处,你可以申请一个帐号,记录你心中的“罪”,如果你还不放心那就匿名留言吧。

不过如果你的生活中有这么一位“神父”,我想那就没必要了吧。

星期一, 九月 04, 200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昨天中午去回餐吃饭,打完饭后,大妈跟我说,还是你这种卡好用,那种新卡老是有问题。
这下小东可算是找着知音了,不自觉音调就提高了数十分贝,“鬼学校就想着挣钱”,因为小东的新卡已经是第二张,但前天注册时发现又不能用了,正是郁闷之中。
坐下吃饭时,小东仍然愤愤不平。“就咱们学校学生老实,你看某某学校就怎么怎么,如此云云。咱们就是太不团结了。”

我说我给你讲个东西吧,我最近在看秦晖先生的《实践自由》,里面有个鲁宾逊的小故事,改编了的,故事是这样的,鲁宾逊在星期五来到岛上后,执剑逼迫星期五为奴,后来小岛上又来了一个人,加入他自称是个自由主义者,那就排除了他与鲁宾逊共同奴役星期五的可能,当然他自己也不会自愿成为奴隶。那么剩下来就有两种选择,他可以选择与鲁宾逊星期五和平相处,这就是所谓的消极自由(negative),你既不逼迫别人为奴,也对星期五为奴的事实视而不见。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反对鲁宾逊对星期五的奴役,是为积极自由(positive)。

如果他选择消极自由,那他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因为他的选择不能排除鲁宾逊会拿刀剑逼迫他为奴的可能性,消极自由最终会导致自己的自由消失。
那么在不平等现象存在的实际情况之下,唯有积极自由才是真正出路,但是你必须与鲁宾逊做斗争,如果你打不过鲁宾逊那你就玩完了,你必须独自承担(当然不是在与星期五共同反抗鲁宾逊的情况,因为星期五可能过于害怕鲁宾逊从而拒绝反抗)这个争取行动的后果。如果你争取成功了,你所获的的自由却跟星期五的差不多。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你要独自承担后果,然而胜利的果实却是共享的。这个过程之中你可能要独自前行,星期五或许根本就不理解。你想想鲁迅《药》中的血馒头就会明白,没有人理解革命先烈。

为什么讲起这个呢?是这样的。你要是出头到学校抗议使用新卡,我愿意跟在后面,但你要知道这种活动会造成一定的后果。而且这个后果肯定就会是你来承担(所谓枪打出头鸟)。如果你抗议成功,那么将是所有人都不用更换新卡,你也只是享受一部分胜利成果,不比别人多。换句话说你的回报不等价于付出。

所以,不团结的事实源于大家都有搭便车的思维,希望有人揭竿而起,希望有人是“积极自由”。
你和我也只是希望搭便车,吃饭吧!

我再给你讲一个故事吧,周六听广播,说到《第九个寡妇》这本书,首先申明我没看,所以我下面的叙述完全有可能误解作者的意思。为什么是第九个寡妇呢?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抓了一个村子的所有人,然后让女人把自己的男人挑出去,那么剩下的就是八路了。八个妇女直接挑了真正的八路,却把自己的男人留下了,其结果不用说,八个寡妇,第九个寡妇出场了,主人公王葡萄,但她直接挑走了自己的男人。村里人怀疑有奸细,不然日军怎么会知道八路的存在,没什么证据的情况下,打死了王葡萄的男人,第九个寡妇产生了。
这个挑选男人的过程中,作者提到了一个词,政治觉悟。
后来王葡萄还有很多这样一反政治觉悟的事情。

我问小东,你怎么看王葡萄?
八路重要,自己男人更重要,这就是王葡萄的逻辑。

前八个寡妇大义凛然我佩服,但我觉得成为英雄是自己的事,但你不能逼迫王葡萄成为英雄。
我也是这样的人,我为我所爱的人而活。我承担不了后果。

不能要求别人去做英雄,这样的愤慨完全没有道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知道你是不是明白,反正我感觉我说的挺乱,呵呵!

星期六, 九月 02, 2006

我的读书游戏

最早是在keso那看到这个游戏的,没人点我名但我未尝不可以自己开头,呵呵!
这些书都是大学之后读到的,我现在认为大学之前基本跟阅读这两个字不沾边。

1. 一本你不只读了一次的图书

想来想去就是我大一买的那本英语单词书,书名都不记得,但考四级用它,考六级用它,考研还用它,翻来覆去,只要考英语就用它,这25块钱花的太值了!呵呵
不过由此也可看到中国英语教育的现状。

2. 一本你如果身在沙漠时想读的书

我晕,读书需要环境,我想我是做不到在沙漠中读书的。


3. 一本让你发笑的书

上周看的《苏丝黄的世界 All About S》,一个人躺在床上笑的不行,这个女人实在是精灵的可以。

4. 一本让你哭的书

以前看海岩的书都会哭,诸如什么《玉观音》《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半夜借着楼道的灯看,看到伤心处真的掉泪。不过现在不可能了,伤感或许会有,哭就太难了。
因为现实残酷吗?


5. 一本你希望是自己写的书

会是什么呢?我希望是关于48-78年这三十年的中国历史,做为80年代出生的人,看似远离了那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三十年,但我深信那三十年对我有着巨大,但不清晰的影响。但我也相信这个希望肯定将是幻想,我一辈子也不会明白这些的。

6. 一本你希望从未写就的书

上大学的时候有个老师告诉我有本古代刑罚的书,号称是集中了古代刑罚的encyclopedia。
我无法接受这样的东西。

7. 一本正在读的书

秦晖先生的《实践自由》,做为我最重要的思想启蒙者之一,秦晖先生的书确是第一次读到。读的也很爽。


8. 一本读来有意味的书

《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讲述的是晚清宪政改革,悲哀的晚清也有我所没有意料到的改革努力。如此种种颠覆了我以往的认识。

9. 一本改变你一生的书

改变一生,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吗?
如果说影响力最大的那可以说是韩国磐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纲》,对于历史的兴趣始于这300年的时段,复杂的事件,众多的人物,这一切对我有种致命的吸引力,这本书就像推开了一扇窗,窗外太多美妙!

10. 点名

谁看到了这些就算是参加了,要自觉哟!

星期五, 九月 01, 2006

床头书

“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张纯如

戴安娜昨天去世9周年。

lll上午说买的那本大部头不适合晚上看,我想起我的床头书。
有些人是习惯把一本在床头放上若干年,我好像还没有找到这么charming的书,而且我读长篇的东西只能是一鼓作气了,真的无法忍受带着悬念睡觉。我的原则很简单,必须是短篇,半个小时可以看完。所以我的床头书总是文集之类的,视心情而定的看上几个短篇,完了再躺下回味上几分钟。
所以今天买的那本《最有影响力的书》应该会是本不错的床头书。

因为今天可以假公济私的多睡会,所以昨晚不知不觉就到了12点,翻得是《2004人文中国》,书后有个目录,名为2004人文大事,摘录了一些,刚过去两年,至少在我这,遗忘就已经开始蔓延了!

1月21日 广西隆安县发现全国首例禽流感
这个时候好像正是我考研吧 不记得是不是考完了

2月23日 马加爵案
开学了 刚来这个lab不久

4月30日 保卫三联书店事件,
here
中国42家民营书店联名上书三联,表达对三联领导层的不满
这几个月几经踌躇 工作 读研 在这个时候已经订了下来 该是继续念了

7月7日 杨小凯去世
刚刚毕业离校 了解小凯也是在这之后

7月8日 薛涌针对当代大儒蒋庆先生编撰的“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发表《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一文,引起读经事件,
here

7月9日 甘德怀投书新语丝 北大考博事件全面升级

8月9日 郎咸平撰文《在“国退民进”盛筵中狂欢的格林柯尔》,质疑顾雏军,郎顾之争白热化
还在lab

9月3日-5日 北京“2004文化高峰论坛”,杨振宁等发布《甲申文化宣言》
开学了 研究生的开始

11月18日 张纯如向自己头部开了一枪 这位用英文向世界介绍南京大屠杀的作者备受肉体与精神折磨 书名为《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
美国评论家说,她终结了日本对南京的第二次强暴
冬天了 匆匆来回于lab与school之间 还要应付从未如此烦躁的考试

下一本床头书希望是《2005人文中国》,
here.

信用卡的利润

上午因为新学期注册,再到lab已经11点了,过了订餐时间,也就难得去了趟食堂吃中餐。
食堂门口撑着民生银行的牌子,不用看,准是办credit card的。

信用卡这玩意现在倒是谁都不陌生,但一般人其实并不在意信用卡的运作。简单的来说,你在超市刷卡,银行是先替你垫付你的一笔消费,然后你再还款给他。表面看来似乎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但关键就在于这个过程有个时间差,对于你来说100元的50天免息期并不算什么,但在银行一面,1万个100的50天免息期就意味着一个巨大的机会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行基本是在做亏本买卖。
办卡有年费呀?annual fee的确是银行支撑信用卡业务的一个利润来源,但严峻的竞争早已这项收费名存实亡,已经办过招商的信用卡,全年刷六次就可免年费,有些银行甚至提供终身全免年费的信用卡(好像建设银行就有这样的)。
商户要给银行一笔钱,这叫回佣,你消费的每一笔都会产生一个固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商户转移给银行的利润,这实际上是商户把他的一部分利润转移给银行,(想想商户为什么要白白转移这部分利润给银行!)但是这个来源也受到一定限制,过高的回佣比例商户肯定不满,前两年深圳那边就有商户罢刷(商家拒绝消费者刷卡,只准使用现金)的事情。
其实信用卡的盈利最终还得靠customer,信用卡一般有个免息期,过了免息期就要征收高额的利息,好像还是复利(所谓利滚利),可以想见一旦你没有在免息期之前归还贷款,其利息额将是很惊人的,这样的利息才可能做为一个巨大的利润来源。但在中国,我身边的人好像还没有谁会在免息期之后还款的。

招商银行前不久在庆祝共计500万张信用卡的发行,看了几篇报道都是在讲marketing的成功,不知道其盈利状况如何?

星期四, 八月 31, 2006

失败的一天


你要想读懂一张地图,至少要懂三本书:一本叫历史;一本叫文化;一本叫科技。

早八点多上车到下午三点才回到lab,就为了买5块钱的东西,路费都花了十来块,再加上几乎一整天的时间,真是超级失败,早知如此还不如假公济私一把,干脆去火车站接下小东。下次绝对不能这么莽莽撞撞的去远地买东西,不过一路下来到把早上顺手带的这本《实践自由》翻得差不多了,算是弥补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单向街本周沙龙
主题:地图的发现时间:2006年9月3日(周日)15:30-17:30地点:单向街·圆明园店嘉宾:杨浪 此君blog,
here

很有兴趣的topic,提到这个兴趣倒是想起老尤,俺大学唯一一个让我感觉上课是享受的老师,他教过一门课就是国际贸易地理,兴趣之下那门课的考试好像还得了高分,呵呵。相比之下,专业课的老师现在在校园见着,只是还有点眼熟,有些连名字都记不起了,每每让小东抓狂。由此也可见,我的不务正业还是很有历史了。期待ing!

星期三, 八月 30, 2006

糟糕的循环

今天据说是个特殊的日子,号称是要闰好多年才能碰上的一个七夕,虽然俺不感冒,也是一个人,但也想说声,希望天下有情人都会幸福,比我幸福那是最好,呵呵!

出门方发觉屋外有些小雨,到车站看见密密麻麻的人群有点意识到今早不会很顺,爬上725坐到知春路,纯粹的多此一举,因为最终在知春路还是要等735,但在一个陌生一些的车站等车给人的感觉会很不一样,譬如看到一个男子打着一把透明伞,一个穿着校服的小mm8点了边吃早餐边等车,人来人往,如此种种,看着他们的匆忙,我突然觉得等待的急躁一扫而近,有种游离在他们之外的感觉。很享受这种感觉。

每次看到站台后面的大运村公寓,总会想起豆豆,我不能肯定她这么早是不是起床了,但不妨碍我给她发去短信,她说上海很热,她早就收拾好准备去lib看书,近况似乎有些忙,然后问起我。
我怎样呢?这个问题让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她,我说白天要在lab,晚上的free time又太少,一天下来不知道在干什么,一周一月都是如此,而我根本没有办法打破这个循环。

谁能告诉我该怎么办?


小东今晚的车,明天就回来了。

星期二, 八月 29, 2006

尾生的坚持 抱柱之信

“骑骡找骡者,并不知要找的骡正给自己骑着,且不懂下骡,最终当然一无所得”

关于抱柱之信,《庄子・盗跖》说:“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史记・苏秦列传》亦说:“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到底尾生坚持是什么信念?

有时候跟小东吵架,因为小事却折腾很久,事后心平气和一想感觉很奇怪,我们往往只是在开始还在谈论这个事情,之后往往为争吵而争吵,早就没有在意因为何事了。

尾生坚持的或许只是他那种要坚持的信念吧!

前些天跟lll说起过我的迷失感,真是,很多时候我们的确迷失在一场为争吵而继续的争吵,为坚持而持续的坚持!

新破产法

不破不立。
像大自然中的淘汰法则,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也有生有死。
企业破产法正是解决企业如何死的一系列法则。
中国传统有父债子还的说法,人死债不消。但现代企业理论是强调责任的有限性,可这种有限责任决不是说企业死亡就是拍拍屁股说我今天挂了,你们谁也别来烦我了!
企业宣布破产后要解决债权债务关系,但企业破产的首要特征就是资不抵债,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谁先吃上第一口这就是问题,即所谓的破产清算顺序问题。

昨天,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企业破产法草案,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确立了劳动债权和担保债权清偿顺序的先后。新法号称与国际接轨,担保债券优于劳动债券。当然不用给我讲什么道理,我明白担保债权优先的意义所在,市场游戏需要这样的规则,但在中国这个国家里面,劳动债权优先一直做为社会主义的优点旗帜鲜明的宣扬着,用以彰显资本主义的“罪恶”。

破产对于企业职工来说本来就是残酷的打击,特别是那些老国企,职工的再就业能力几乎没有,这时破产前拖欠的职工工资得不到补偿,岂非雪上加霜?更重要的是工人的弱势地位,让他们很难在破产的游戏之中得到什么优势,新法彻底否定了劳动债权优先的地位,这只会是对工人的进一步打击。

我从来就不喜欢说什么“中国特色”“国际惯例”之类的词语,但没办法中国的很多基础性东西没有建立,一个看似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别是更糟,我祈祷!

Webshots改版


在Webshots的11th anniversary之际,Webshots进行了大改版,感觉现在要比以前的网站漂亮多了,更像一个Web2.0概念网站,here(new) and here(old).
在国内Webshots的知名度似乎远远小于
flickr(已经被Yahoo收购了),但Flickr 实际上2004 Feb才出现。
如上图,按
Alexa的统计数据,Webshots节节日下,Flickr则是步步高升了。这也就不难理解Webshots的改版了。
(注:Alexa is a web site that tracks traffic over time. The data from Alexa is collected from the people running the alexa toolbar in their browser, and in general that is enough to give a quite reliable picture of how a site is doing.)

说到图片共享网站,我其实是不怎么用的,俺根本就没有什么图片使用需求。
不过如果你有些兴趣的话,不妨到中国版的flickr-
巴巴变瞧一瞧。功能各方面不逊色于flickr。

星期一, 八月 28, 2006

TechCrunch UK


刚在TechCrunch上看到的消息,TechCrunch UK成立了。见
这里

TechCrunch是我比较留意的blog,创建者是阿灵顿(Michael Arrington),founded on June 11, 2005, is a weblog dedicated to obsessively profiling and reviewing new Internet products and companies. 主要用于介绍新技术和新公司啦。现在每天都有超过150万人访问TechCrunch,以至于很多VC和高科技公司都愿意通过他来透露公司信息或公布新闻。
值得一提的就是他目前每月可以通过博客获得6万美元的广告营收。高薪哪!!

TechCrunch的写作语言是english,但是由于网站的受欢迎程度使得TechCrunch France和TechCrunch Japan得以出现,按照TechCrunch的说法,这两个网站主要是翻译,但也有些原创。不过前不久,幻灭爆料,
没钱收?我不玩了!——TechCrunch法国编辑离职,那倒也是,人家一月6万dollar,俺傻不唧唧的干半天,发扬雷锋精神哪!

不过按上面的话说下来就有点问题了,TechCrunch UK的语言也是英语呀,英翻英,呵呵,当然不会啦,TechCrunch UK is all about UK based and/or focused startups. Many of these startups are written about on TechCrunch, but quite a few either are too early or aren’t necessarily of interest to the main TechCrunch audience. TechCrunch UK is a place to read about these companies.

UK上报道的企业那是刚起步的,相对而言TechCrunch报道的会比较成熟些。
最后一句,如果你对网络新技术有些爱好,TechCrunch一定要subscribe哟!

鹏润 is coming soon

宜家从马甸搬走了好段时间,我有点好奇接下来会是谁入住呢?
不过答案似乎已经揭晓了,黄光裕来了,不过这回入住的不是国美电器,而是鹏润电器。
我好像最近关注了不少家电流通业的新闻,其实我并不喜欢这些家电流通企业,因为我是搞技术的缘故吧,对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家电流通业实在是不怎么感冒!你看看新京报的Ad,国美苏宁大中,整版整版的广告,我在想这些广告互换一下logo,相信没人可以判断出有什么异样。
整个一卖大白菜的招数,扩张门店,提高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然后降价吸引customer。价格是唯一所需要使用的武器。可人家买大白菜还会搞个什么green food,Carefour里面的绿色黄瓜好几块钱一条呢,利润率比国美卖一台电视的利润率可能要高很多倍!
如果说这次来的还是国美,我肯定不会浪费时间写这个了,鹏润电器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个陌生名字,号称第二国美,本意就是为了脱离价格战而创立。鹏润定位高端,把市场细分化,这个20/80的概念(20%的customer贡献80%的profit)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
鹏润号称产品要从国外进口,全部是高端产品,另外有传要学沃尔玛的山姆会员店的形式搞会员制(这个什么会员制搞到中国后就有点变异,很难起到国外那种会员制的真正作用)。
国美这个全国第二家(第一家是在沈阳吧,去年开业的)的鹏润电器据说是下月初就要开业,我每天晚上回去的时候看见灯火大亮,估计是在赶工装修。安贞附近的公交站也已经有了鹏润开业的广告。
不管怎么说,国美迈出了一个与以前不同的步伐,接下来苏宁,大中,还有外资巨头bestbuy会有什么动作呢?拭目以待!

星期日, 八月 27, 2006

如此低保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老子
刚在sina上看到这条消息,9月1日起普通高校未就业应届毕业生可申请低保,虽然之前听说过政府有这样的想法,但我基本是持怀疑态度的,这怎么可能?所以即便看到这则报道,我还是有点不能适应。
低保为何物?低保涉及的对象是谁?本质又该是什么?
毫无疑问低保是救济性质的行为,它的对象应该是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中的弱者,这些弱者或许是因为生理上的或许是因为自身能力的问题,比如残疾人以及早前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年龄偏大无法接受新技能等等。换句话说他们是不能不救的真正弱者,不要听刘欢那样的鬼话“人生豪迈 大不了重头再来”!
好多人只是在感叹我们的教育多么失败,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是这个教育再怎么失败,四年培养出来的绝对不是一批需要低保的人材,他们可以自救(这一点自是不言而喻的),残酷市场的温情只应该对真正的弱者展露微笑。或许这么说有点过头了,如果说政府你有能力,你要低保谁就低保谁我肯定只会是赞扬,但问题就是你没有解决你更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低保钱谁出?那么下岗职工的低保呢?
还记得不久前看
农民社保的报道,我久久难以忘怀,最需要市场温情的人为什么面对的总是残酷?
农民工的社保喊了多长时间了,为什么总是有如水中月,镜中花?
如此低保,唉!

星期五, 八月 25, 2006

借口

早上鬼使神差的猫了一眼显示器后面的那条小鱼,死了!
之前帮lll烧小老鼠尸体的时候就有点后悔找lll要了这条金鱼,我怕我照料不好它。
担心终归是担心,但我丝毫没有改变我无法顾及它的现实。
前两周还没开学的时候,其实心里在想,它也许死了吧,它却是游的很欢。
准确的说,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今天死的,或许昨天,或许好几天了,lll说死的还很优雅,弯着身子驻在富贵竹的根须处。只是觉得这个优雅听得我更为感伤。
我在想我为什么希望它是在那个假期死去,而不是现在。
借口,我在找借口,找一个我不用承担责任的借口,半个月的假期那是一个可以安慰自己的解释,或许是在我回来之时它死去我根本就不会感伤什么,但一开始我其实就没有去照料它的心思。我只是想有个借口可以适时的摆脱开它!

很多事情我都是在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只是因为我不想承担那份应当承担的责任!

星期四, 八月 24, 2006

Happy Birthday, Blogger!


Blogger昨天7岁生日,Happy Birthday!
作为Google旗下产品,Blogger界面简洁、功能强大,没有多余而花哨的功能,其吸引力自不一般。
一年半以前注册了一个帐号,犹如鸡肋,只能编辑,无法查看(被国内屏蔽,难道每次用代理,太繁琐)。
没想到blogspot上月解禁了,意外!
费了点心思打造了一番,见
这里
现在只是把MSN Space的文章再贴了一份,不过我计划把这两个blog进行一下功能区分,什么东西都装到一个blog里面有些混乱,不过现在还不是很清晰。MSN虽然也是个大鸡肋,但MSN以及hotmail的绑定占了一定优势,弃之可惜!
现在只是希望blogger解禁不会是GWF的一时疏忽吧!这种疏忽比直接屏蔽更让人不爽!
其实这种屏蔽又能有什么意义呢,加个代理就解决了,换句话说,要想看的我们终究会看的,不想看的放在眼前也不会有兴趣的。

《生活》


去年许知远、于威(此君是mm)等从eo的去职算得上件比较轰动的事情,许知远们转而投向了《生活》,今年初创刊,monthly magazine,迄今为止,已经到Issue 9,绝对高价位,50块大洋,够狠!俺一个月的精神花费!
不过看看杂志的团队(覃(qin 二声)里雯,都快遗忘这个mm了,还有
陈冠中),感觉品质也不会低到哪去!还有许知远对杂志的介绍,见这里
这是第一期的
宣传图片,很漂漂。

星期三, 八月 23, 2006

书评周刊



每周五晚上一般会买上一份新京报,只为它周五的书评周刊。
每每这个时候就份外怀念那本夭折了的
书评增刊(过刊我倒是还有十来份,不全,可惜!),去年初就停了,到目前为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过对比一下,倒也不难想象,新京报的书评周刊里也不会缺少大幅的Ad,而书评增刊则是大开本的书,凭其纯粹也足以赏心悦目。如此高格调,自然难以维系。
且不说这,我看新京报的书评可能还是以信息为主吧,赏心悦目之雄文并不多见,倒是书评周刊暑假重读倒还读出不少东西。
不过新京报之坚持相当不易,年初,前两年的新京报书评结集出版,题为《最有影响力的书》,58元,当当,joyo均打7折,40余,值得买一本。

星期二, 八月 22, 2006

幻灭又回来了


时隔一天,幻灭又回来了。
这个回来却是另一个开始,那个熟悉的microphone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
速客 Gseeker。
在前天记录幻灭的文章时,我只是想或许很多人都会像我一样纪念一下幻灭,然而事实的走向有点出乎意料。
背景是我们这些消息并不灵通人士并不知道幻灭的停止更新只是为了换窝,所以均是扼腕叹息。至于消息灵通人士月光则已经开始就幻灭挪窝之举发表了见解,
加入Blog Network利弊谈,何为blog network?简单说来就是群体blog,类似于思维的博客,诸多写手共聚一堂,但不想思维的博客无商业利益考虑,blog network是从商业角度考虑,一种眼球经济,著名blogger加盟,带来大量流量,从而获得Ad,最后受益分成,皆大欢喜。如有兴趣,参见Yee的两文,一篇是简介blog network,另一篇是加入blog network的好处
月光同志只是考虑到幻灭的挪窝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主权,因为所有信息不再存储在自己掌握的服务器上了。
网谈迅速回应月光,指斥月光酸葡萄心理作怪,进而言语失控。

我其实蛮理解幻灭的,就拿我自己来说,每天更新一篇blog也需要近半小时的时间,在幻灭那,还需要维护网站,最主要的是大量不间断回复需要阅读,这需要大量时间以及精力,面对现实,兴趣很快会退化的,坚持一年实属不易。换一个平台,将自己的劳动转化为一些利益,实在无可厚非。
但网谈批评月光也的确过份了,因为月光只是从他自己的角度发表了一些看法,这是一种属于他的自由。

网络就是这样,迅速的把一件事情传到各个地方,然而传播的过程也会迅速的夹杂进去很多本不属于事件本身的事情。
我一直认为我自己并不是很喜欢网络的,因为网络充满了很多非理性的东西。
为什么大家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就更容易的情绪化,极端化?
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宽容些的看待这些问题?

星期一, 八月 21, 2006

涵芬楼


凭着商务印书馆的名头,涵芬楼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活动之多,也足以吸引不少眼光了。均不定期举行,有兴趣可以留意下。
商务讲坛
文景讲坛
文轩讲堂
京报讲堂
文明讲堂
《茶座》讲坛
《乐》在涵芬楼
城市中国
贝贝特沙龙
八方阅读

光合作用


城铁五道口出站,西南方向就是光合作用
第一次见到她还是几年前的偶然一次经过,坐在车上只是看她的名字就有些向往了。
光合作用,阅读产生的的确就是让人陶醉的Oxygen。
当然书店的活动不会少,本周末
免费古琴讲座-秋初邀赏古琴韵

孤独的大中

回家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坐在回去的车上有点无精打采。
车拐过马甸桥,忽然看见大中电器那栋楼挂满了大幅的彩条,还飘着大气球,24年店庆,大中走过了24年。
24,正好也是我的年龄呀!

但我眼里的大中有种说不出的寂寞,邻居宜家搬走后,还没有进驻其它商户,所以晚上黑乎乎的,另外一边顶着燕莎的标志(我不知道这里怎么会有个燕莎的),但楼的玻璃幕墙在内部没有一丝灯光之下也显得格外冷清。
强颜欢笑!

这一年的家电流通业波澜壮阔,年初百思买(Best Buy,美国亦即世界最大家电零售企业)收购金五星,大中也和永乐接好,但旋即,国美并购永乐,大中一下陷于尴尬之地。
国美,苏宁,百思买,还冒出个狄克逊(注,Dixons,英国企业,全球第二大家电零售商)争抢大中。

面对巨头,大中独立求生的确不易,张大中老人亦也年老体衰,又无合适继承人,卖掉那也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面对经历过的24年风雨,很多东西难道还能用货币却衡量!

无奈之下,也是说不尽的孤独。
车很快就过了安贞,我也该下车了,或许这也有点像我自己的心情吧。

星期日, 八月 20, 2006

单向街的一次旅行


单向街圆明园店周六的第三十一期沙龙,戴锦华——蒙面骑士马科斯
想去听听的原因有二,一来上回在西海店过而不入有点遗憾,二则是因为最近对于拉美有些兴趣(甚至想写一写几个拉美人物,但动手之后忽感并不现实,没有精力去做这样的事情)
但一人成行,终归有点落寞。


庞大的北京每每让我这小城市心态之人吃尽苦头,圆明园南门走到圆明园东门居然花了尽半小时时间,途中一度甚至怀疑我还算不错的方向感。可这的确就是一字之差呀!

进得圆明园东门,赫然是一池塘的荷叶,点缀着若干荷花,树木茵茵,行路的急躁也就瞬间消失。
凭着一点直觉,直接走到了左右间咖啡处,隐隐记得单向街就在这,果不其然,进入人高的竹墙就是单向街了。
有点冲动的拿起相机一顿狂拍,屋内屋外,然后坐定,这时觉得刚才之举有点唐突了,想起苏丝黄文章里提到的那个故事,着泳装之人进入天体浴场,又或天体之人进入着泳装的浴场,都是有点不大格调。呵呵!

坐在后排的好处就是你可以自如的打量周围,地上铺着青色碎石,零散的摆着几张小桌,帆布椅子做起来非常舒服,甚至有点摇床的感觉。四周围着一圈树,郁郁葱葱的枝干恰好给这庭院遮住了阳光,微微抬头,满枝头的青核桃,估计摘几个的难度不大。

就这么戴锦华先生开始了她的发言,呼先生为尊重之意。
我其实也很好奇她为什么翻译这本书,分享非主流的思想文化资源,这样的解释对我来说消磨了我买一本的冲动。

不过其意思到也理解,这个世界不缺乏英雄,但英雄不应该仅仅就是比尔盖茨之类(主流文化),英雄也还应该有马科斯(非主流文化)。

以一个小故事结尾吧
妈妈问孩子,我要出去上班了,你想不想去奶奶家?
孩子说,我想呆在家里,哪也不去。
妈妈再问,那去奶奶家还是舅舅家呢?
孩子说,舅舅家?

简单的两重选择实际剥夺了孩子的其它选择,主流文化在剥夺我们的其它选择。
让我难以做出相应触动的就是我们还没有到这种需要选择被剥夺了的选择的地步。
没有解决温饱的人怎么谈电影。

单向街之行算是一次很不错的独自旅行吧。

比较兴奋的结果就是晚上回家时冲动的多坐了一站地,敢在爱知打烊之前买下了那本苏丝黄的《All About S》

离开是为了回来吗

周天的早上仍然不是睡到自然醒,我坚持定了个闹钟。
一个人的日子真是有点空荡荡,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小东昨晚说今天早上不要发短信叫她了。

来实验室的路上,碰上一家子,中外混合家庭,妈妈是chinese,两个有几岁年龄差距的女儿,好精致的小女孩,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ten two, no it is exactly ten. 两个家伙为了两分钟的区别毫不示弱,突然察觉到我这样看人家有些失态了。见谅!

开了bloglines看看新东东,幻灭的头条让我大吃一惊,
“幻灭的麦克风”(kenwong.cn)停止更新
“Google没有消失,但“幻灭的麦克风”(kenwong.cn)从现在(2006年8月20日1:08)起要停止更新了。”
不会吧!昨天我还给他发了封关于live drive的mail!
转而释然。
人来人去,人聚人散。何以如此看不开,放不下!
幻灭说:我并没有离开,我在迎接即将到来的新起点。不会太远,就在眼前。

每个人的成长不可能仅仅受他生活中接触到的那些人的影响,譬如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还有一类人所起到的作用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影响更为深刻。他们或许已经不在这个世界,或许我一辈子也不可能见到,但毫无疑问,他们的文字会在某个时刻触动我最深的心底,他们在帮助我成长,帮助我认清自己,认清这个世界!

在他感谢众人之时,我也写此文对他表示感谢,谢谢半年多事件他的不断更新,让我享受了一段美妙时光。

希望离开是为了另一个回来!

星期五, 八月 18, 2006

关于《读书》

新京报本月初有篇报道:《读书》:犹记“读书无禁区”的呼喊

《读书》杂志,月刊(好像是6元钱一本,没买过,图书馆有),1979年4月创刊,1979年-1990年主编为陈原,1991年-1996年,主编为沈昌文;1996年至今,执行主编为汪晖。
《读书》杂志创刊以来,以思想性获得了国内知识界的认可,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读物之一。
1979年4月,《读书》第一期上面的文章《读书无禁区》就引发了激烈争论,它导致的后果是,一段时间之后,沈昌文、董秀玉还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1983年,沈昌文和董秀玉代表杂志到上级部门做检查。沈昌文说,“我们到了会场,大家正在讨论《读书》杂志的问题,不料,有另一家更“重要”的杂志出了问题,领导急于去那里。于是会议取消,后来也没有再追究。”

只是让我想起2000年的关于《读书》的“读书事件”
李嘉诚同志旗下的香港长江集团李嘉诚基金会捐资100万,与北京三联书店《读书》杂志设立“长江《读书》奖”,号称要将其打造成中国的Nobel Prize,此次设3个著作奖,每部30万元人民币,3个文章奖,每篇3万元人民币,奖金总计为99万人民币。
首届特邀名誉主席为费孝通,负责评选的是为此次评选活动设立的学术委员会,其召集人为《读书》执行主编汪晖、黄平及学者汪丁丁,其常设执行机构工作室由《读书》杂志和港方基金会选派人员组成。评奖工作在1999年10月启动。
获奖作品出台后,大家颇有微词。
见2000年6月9日《南方周末》的报导和评论,
“这次奖项,引发微词的是费孝通的《费孝通文集》,汪晖的《汪晖自选集》和钱理群的《想起七十六年前的纪念》。因为费孝通是特邀名誉主席,汪晖是学术委员会召集人,钱理群是评审委员会成员。”
评论中说:“有关的非议之一,是关于汪晖及其《自选集》应否得奖。汪晖先生的学术成就可以暂放一边,汪晖先生的身份(《读书》主编)就使他的获奖令人存疑。”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长江《读书》奖”的争论由此在学术界文化界热烈展开。
作为一个评奖活动,其影响本不会如此之大,但在甘阳先生“无可奈何答昌文,百般不解说《读书》”一文之后,事态趋于扩大化。
最终演变成为新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一场大论战。
“长江读书奖“事件后,中华读书网组织了“百位学者谈长江读书奖风波”的专题讨论,得到了海外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回应。

记录这一风波及争论的《学术权力与民主——“长江〈读书〉奖”论争备忘》一书也由中华读书网编辑、鹭江出版社出版。
有时间不妨找来看看!

贴上目录:(每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哟)

葛剑雄·我的遗憾 我的希望
徐友渔·学术评奖的规则与学术批评的态度
雷 颐·爱护“民间”——“长江《读书》奖”浅议
汪 晖·我对目前争议的两点说明
黄 平·谈“长江- 读书奖”
葛剑雄·读“长江读书奖”工作室《郑重声明》
朱学勤·程序公正与实质正义
贺卫方·从程序的角度看“长江读书奖”
陈克艰·评奖经济学和程序意识形态
旷新年·汪晖为何成了学界公敌?
龙卫球·习惯与学术权务较量
葛剑雄·读书奖争论的再讨论
龙卫球·学术公共事务人的公共意识
杨玉圣·读书奖、网上论坛与学术批评
徐友渔·“长江《读书》奖”争论的意义
周详森·“历史的讽刺”——我看“长江读书奖”评奖活动的意义
秦 晖·当代思想史上的“读书奖”事件

尹保云·《读书》、“长江读书奖”与中国学术的困境
任东来·从《读书》事件看理性的重要性
常向群·评论理性论与关于《读书》及“长江读书奖”的讨论
曹树基·我的两个问题
程念祺·学术批评、葛兆光、读书奖
雷 颐·“长江《读书》奖”为何突然更名?
徐友渔·讨论的疑点和难点
张伟然·“长江读书奖”的“中国特色”
李宗桂·站在圈外看评奖
萧 为·都是扎堆儿惹的祸——我看“长江读书奖”风波
赵春明·读书人的尴尬地位——从另一个角度看“长江《读书》奖”风波
钱乘旦·谈“长江读书奖” 郜元宝·做一回看客何妨?
毛寿龙·就读书奖讨论再答网友评论
阿 正·旁观者说 龙泉明·重在探索
仲伟民·“读书奖”的功德与遗憾
王 希·兴备、困惑与建议——我读“长江《读书》奖”讨论的感受
李庆西·大处不失公正
黄 平·我理解的《读书》
雀之元·关于《读书》与“新左派”关系的说明
任士英·《读书》:这是怎么啦?
晁福林·一个普通读者看《读书》
王春瑜·学者何必学文人?
丁东·学问家与公共刊物
李少兵·《读书》事件与社会良知
毛寿龙·善待读书、读书人与《读书》

蒋 寅·奖的真相与学术界的任务
黄克剑·学术评奖与学人境界
陈卫平·学术评奖公正与奖的心理负担
毛寿龙·《读书》版“一流学者评一流作品”的制度缺陷
黄卓越·无法苟同的权威性及对精英幻觉的责疑
马相武·评奖现象要上升到群体的高度
陈幽泓·评判的评判——探讨学术评判的制度缺陷
黄 进·从“长江读书奖”风波谈重视学术规范?
余三定·评奖程序与学术规范
吴忠民·从晕轮效应到健全学术成查评价机制——由“长江读书奖”所想到的
仲伟民·必须改革学术评价机制
伍铁平·学术评奖的另一面
智效民·远离评奖及其他
李振宏·各种公私奖项可以休矣
林象山·权术、钱术与学术
倪乐雄·学术评奖的反思
黄安年·学术评奖中的非学术因素
袁济喜·鲁迅精神哪里去了?
谢 泳·我们的前辈是如何做事的?
阎晶明·学者风范何以显示?
郭齐勇·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略说批评与反批评的风格
严春友·学者的气度
张曙光·应当加强科学评价
周详森·学术著作评论的价值标准
张斌贸·从“长江读书奖风波”看中国的学术职业化
张 弘·智慧的命运
越法生·希望的呐喊
附录
钟晓勇·99万元大奖颁给“读书”人
王洪梅·《读书》方面拒绝“丑闻”
“长江读书奖”工作室·“长江读书奖”工作室郑重声明

《读书无禁区》选摘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全部人类文化,不是采取仇视、害怕和禁止的态度,而是采取分析的态度,批判和继承的态度。同时我们也有信心,代表人类最高水平的无产阶级文化,能够战胜一切敌对思想,能够克服过去文化的缺陷,能够在现有基础上创造出更高的文化。因此,我们不采取“禁书政策”,不禁止人民群众接触反面东西。毛泽东同志在二十二年前批评过一些共产党员,说他们对于反面东西知道得太少。他说:“康德和黑格尔的书,孔子和蒋介石的书,这些反面的东西,需要读一读。”(《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46页)毛泽东同志特别警告说,对于反面的东西,“不要封锁起来,封锁起来反而危险。”(同上,第349页)连反面的东西都不要封锁,对于好书,那就更不应当去封锁了。

思想国 理想国

熊培云思想国
借柏拉图理想国之说吧
网站吸引我之处多于其文字
何处是我所向往的理想国?

星期四, 八月 17, 2006

原来如此

30岁之前没有信仰过左翼思潮,心灵有病;
30岁之后继续信仰左翼思潮,脑子有病。
——克莱孟梭


尽管我一直刻意淡化自己的思想形态,但不得不承认这句话非常贴切。

你的邮箱里面有多少封信

“如果你收件箱中有1,000封邮件,这可能说明你虽然不想错失机会,但有时却来不及抓住它”
“如果你收件箱中只有10封邮件,说明你前进的脚步过于匆忙,难以细细品味生活的乐趣。”

前两天我还在感慨暑期如此之短 但写这个的时候我不这么认为了
因为outlook里面有将近1000封未读信件 bloglines里面每个feed也有两位数或是三位数的新文章
有种delete的冲动 从新订一个空白的起点
实际情况可能更糟啦 因为还有几个邮箱里面也会堆积无数的mail

不要问我为什么订了这么多mail 看看上面的话你就明白
或许现在我需要想明白的一点就是如何抓住他们
你会怎么做呢?

星期三, 八月 16, 2006

单向街

































不知道何以为单向街
那次很偶然在后海边看见

晋江工会 沃尔玛不要怕


沃尔玛(中国)在中国与全国总工会的博弈 东西方都异常关注
做为世界头号零售商 沃尔玛一直拒绝在全球所有门店中建立工会 即便在USA也如此 沃尔玛之强势可见一斑
然而这一现状却在中国被打破 晋江沃尔玛首立工会 欢呼之余很有必要分别解读东西方之反应
模糊的欢呼雀跃抹杀了这个事件的真正本质 容易造成一种假象 社会主义中国是工人利益至上 劳方至上 而资本主义就是相形见拙了 东西之差异真如此吗
前段日子我对eo的社论中提到的劳资需要共体时坚发了一点感慨 劳资双方无平等地位 亦无平等之谈判实力 共体时坚很容易就变成劳方独自承担 原因无它 官方工会与民间工会实是相差千里。
Wall Street Journal一语道破:“全总与西方工会并不一样,后者主要关心的是员工的权利,并代表他们与资方就工资福利问题进行谈判。全总官员称,该组织主要致力于促进劳资双方的关系。有些分析师将全总看做是中国政府的一个工具,用以控制工人、防止独立工会的大量涌现。”

东西方之欢呼实际相差甚远
中国工会 沃尔玛不用怕 沃尔玛只是怕开了这个头 会成为建立西方沃尔玛工会的导火索




星期二, 八月 15, 2006

勿忘历史 但请撇开仇恨

又到8。15
阴历的8.15是中国最有传统意味的节日之一,然而阳历的8.15却满载着伤痛
sina主页的醒目处果然挂着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头条 右边配上外交部的强烈抗议
1945年的这一天战争虽然已经结束 战火在那一天熄灭了 但每个人心中却是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历史我们没有忘记 但历史绝对不仅仅是包袱 也不仅仅是仇恨
岳飞在《满江红》里提到 “靖康耻 犹未雪” 这靖康之耻让多少文人志士痛苦流睇
北宋立国之初 南有诸多小国 南唐(李煜老兄正是末代君主) 马楚 后蜀等 北有北汉 契丹 赵匡胤立国策为先南后北 即先易后难 后人难以评述这一政策到底正确与否 只是至太祖去世 太宗朝才算是平定南方 再发兵北方 却是屡战屡败 最终言和 后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 960年立国 半个世纪就有衰微之象了 可叹) 辽萧太后和圣宗亲率大军南下 深入宋境 兵抵澶州(今濮阳) 直逼北宋都城东京汴梁(今开封) 朝野震惊 主战 主和两派各持己见 莫衷一是 宰相冠准力排众议 坚持抵抗 并力促真宗皇帝御驾亲征 真宗勉强至澶州督战 宋军士气大振 在澶州城下胜辽军 辽恐腹背受敌 提出和议 于12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 由宋每年输辽岁币十万两 绢二十万匹 因澶州亦名澶渊郡 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之后 宋辽和好百年 从现代的眼光来看 此之丧权辱国条约当是可辱骂之 然当是之利好却是我等难以体会 后人看前人总是忘记他们的时代
再后辽腐败 金崛起 重和元年(1118年) 北宋统治者已看到金强辽弱的形势 遂遣使 从海路赴金 商议联合灭辽事宜 此后 金宋使臣频繁接触 至宣和二年(1120年) 双方商定 金取辽中京大定府 宋取辽南京析津府 辽亡后 宋将原给辽之岁币转纳于金国 金同意将燕云十六州之地归宋朝 因双方使臣由渤海往来洽谈 故称“海上之盟” 宋金结盟后 金军连克辽中京 西京 而北宋却迟迟按兵不动 见辽败亡之势 已定 才出兵攻辽南京(注 今天的北京) 但几次进攻均被辽军击败 最后 南京被金军攻破 结果宋以增加岁币的代价 换取到被金兵抢掠后的南京空城
宋金联手抗辽之战让金见到了宋的衰败程度 前门驱狼 后门引虎 1127年金军大肆搜掠京城,立张邦昌为楚帝 驱掳徽 钦二帝和宗室 后妃 教坊乐工 技艺工匠等数千人 携文籍舆图 宝器法物等北返 北宋亡 史称「靖康之变」 或「靖康之难」 「靖康之祸」 「靖康之耻」
此一事也 南宋朝 元起 当金哀宗被蒙古人追逼 走投无路之时 派人借粮 “上谕之曰:‘宋人负朕深矣。朕自即位以来,戒饬边将无犯南界。边臣有自请征讨者,未尝不切责之。向得宋一州,随即付与。近淮阴来归,彼多以金币为赎,朕若受财,是货之也,付之全城,秋毫无犯。清口临阵生获数千人,悉以资粮遣之。今乘我疲敝,据我寿州,诱我邓州,又攻我唐州,彼为谋亦浅矣。大元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必及于我。我亡必乃于宋。脣亡齿寒,自然之理。若与我连和,所以为我者亦为彼也。卿其以此晓之。’至宋,宋不许。”(元脱脱《金史》)亡国之君,其言亦善。
1234年 金亡
1279年 南宋亡
举两例 或不恰当 但请记住历史留下的东西里面最容易让人记住的就是仇恨 而仇恨最容易蒙蔽你的双眼
还有两事顺带一提
1900年庚子事变 慈溪在这一天离京西狩 八国联军入京
1945年的这一天印巴分治 克什米尔的灾难始自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