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二月 03, 2007

简单的生活

下午去海龙买了个耳麦 ,为以后和小东chat做准备,同去的还有数人,其中之一,言及就喜欢那种黑黑的,带高级镜头的camera。
我说你这就是种盲目的消费主义。

一如手头的这个手机,时日颇多,身边之人早是看不顺眼,但我也是很为不解,能发短信,接听电话不就可以了吗?

消费主义的精髓可能已经蔓延整个社会,渗入每个人的头脑。

频繁更换的手机,头脑发热买来却永不使用的小件,如此种种,这在搬家之时都有感慨。

问题是在这些更换以及添置之中我们永远难以满足。

我不能夸张的说这就不是生活的本质,但我们是不是在为其所累呢?
我们是不是离开自身越来越远了,远到听不到自己的心跳了。

摒除了这些额外的负担,生活朴素可以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给自己祛除了厚厚的皮肤角质,又可以得到最初的丰沛的氧气。

将生活的色彩变成黑白,那些关于生活本身的意义才能一点点浮现出来。




星期五, 二月 02, 2007

我只是要知道真相的权利

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下令禁止八部报告文学,理由是中宣部认为这8本书的内容越线。据称,这些作品都是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大事件的反思。
这些书中包括人民日报退休编辑袁鹰的回忆录《风云侧记》,讲述中国新闻事业幕后的《新闻界》,香港作家章章诒和的《伶人往事》,中央电视台前《今日说法》的记者朱凌撰写的《我反对:一个人大代表的参政传奇》,旷晨主编的“年代怀旧丛书”、国亚的长篇小说《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庭史》、晓剑的长篇小说《沧桑》、胡发云的长篇小说《如焉》。

章诒和事后发表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回应信。
更有戏剧性的是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于上月刊登了一篇由袁鹰所写,题为《笔名勾起的回忆》文章。
有人讥讽说,这是国家新闻出版署给全国人民开列的必读书单。
“雪夜闭门读禁书”,让人心旷神怡呀,呵呵!

如此大规模的反弹,无论作者还是民众,都令当局有些始料未及。

但确实反应了社会对于国家权力剥夺民众知情权的出奇愤怒。
就我而言,我只是要这个知道真相的权利,而并不是真正对真相感兴趣。
你不禁我还不看呢!

借用一个笑话结尾,年前两本流行书就是《往事并不如烟》以及《中国农民调查》,有人改为《往事并不调查》以及《中国农民如烟》,笑中有泪呀!

现实的中国

在小东看来,我这次面试算是步入正规了,因为是去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
匆忙赶了去,却有点早,随处逛逛吧,撞进了一处小巷,矮小的砖瓦屋,油乎乎的小餐馆,升腾着热气的麻辣烫,地上显然长期都是这样的污水横流。
但不缺乏人气,调皮的小孩在里面欢快的跑动。

碗面的价格居然只有三块,这让我诧异。我习惯把一碗香的面条作为心里价格的参照。

等我走进光鲜亮丽的大楼时,在那23层的窗户处我试图寻找那一处,渺小的让人的确容易忽视,远处的英东游泳馆,鸟巢,水立方显然更容易吸引大家的目光。

那一刻我对“压缩饼干式”的中国有了切肤式的体验,对于众人夸夸其谈的中国全景却深感可笑。
现实的中国繁华与贫穷,升腾与俯冲揉杂其中,而我们站在高楼上看到的总是自以为是的中国,那个充斥着高楼,密密麻麻的汽车的中国,而另一面却难以吸引我们的眼球,进而难以进入我们的头脑。
武断的判断,结论由此而出,而我在这前对这些却并不怀疑。
有点可悲!也很可怕!

农行的商业化改革

上月末那举世瞩目的第三次金融工作会议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详细资料,see here
会议的一个中心议题就是Agriculture Bank of China。温总理最终对这唯一一家没有改制的四大国有银行定下了“整体改制 服务三农”的基调。但并无具体操作计划。

昨日,农行副行长公布了未经审计的2006年财务数据。并就农行具体改制过程答复了记者提问。see here
十六方针如下,“面向三农 整体改制 商业运作 择机上市”。
毫无新意可言,商业化运作仍是其核心要点,操作过程我想跟之前上市的三大银行应该差不多。

就农行改革问题而言,拖至今天,一方面的原因是包袱巨大,另一方面就是他的定位问题。
到底农行如何定位他的功能面向?要不要继续坚持做农村业务?

虽然这次提出的改制方针的大帽子就是面向三农,但商业化动力充斥其中之后,如何平衡政治性与盈利冲动的矛盾这将是农行最大的挑战,但于我看来,如果绝对的商业化改革,最后四大银行只会是名称不一样的机构。

农行改革显然也无助于解决沉疴已久的农村金融问题。


星期四, 二月 01, 2007

失望

在薛涌的blog上看到这篇关于基层民主的现实报告,see here

一如我前天提到民主党派是否可以承担历史重任一样,我曾经也对这种村级民主直选的改革充满了期待。

然而失望总是与这些期待如影随形。

看似关键的分歧在于村级两套班子的权力之争,党委以及直选村主任,但仅仅于此吗?

改革之路确实艰难,但总被挫伤的信心将进一步增加其中的复杂性。

星期三, 一月 31, 2007

推荐一把sougou拼音输入法



还记得大一的时候,刚刚接触PC时用智能ABC时的笨拙。这种笨拙大部分是因为自己的缘故,那时还不曾挑剔过输入法的优劣问题。

这个ABC伴随了我大概三年多时光,然后转投微软拼音输入法。

两年前开始用的清华紫光,感觉非常不错,中英文切换以及常见词等都比较舒服。

在sougou推出这个输入法时,我迅速的转向它只是一种尝新的念头在起作用。因为当时还保留着紫光。但使用的舒服程度让我迅速依赖上了他,从1.0到1.5再到现在的2.0。

其优点我想不必我长篇大论的介绍,值得使用!

星期二, 一月 30, 2007

无题

那种内心不安的压力变得可以接受之后,一个人的dormitory变得很有意思。
而且高兴的是这样的宁静还会有十天之久,倍感珍贵。

很久以前,好像是某一期的凤凰周刊,关于成思危的访谈。
再加之我一贯对于西方价值理念在东方完全移植可能性的看法,所以感觉那些被忽视的“花瓶”民主党派可能会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无论是实现所谓民主,还是所谓GCD的党外监督。

昨晚搜索过程中无意连到了章怡和的《往事并不如烟》,深夜独自品读,不胜快意。
但失望也是弥漫其中,由于缺乏了解,我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退化的现实性。

说实在的我真的很烦这些东西,不是假话。
如果这些东西我们生来有之,我更愿意埋首在故纸堆中,享受自我!

星期一, 一月 29, 2007

开放 更开放

2007年1月1日,对于国外媒体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为了营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中国政府决定放宽外国媒体在中国的从业审查,原则上只要被采访人同意,外国媒体无须通过主管部门的审查就可直接采访。此规定自今年1月1日生效,至奥运结束。

Reuters拔得头筹,采访了已故中共领导人赵紫阳的秘书鲍彤,鲍先生说,我能坐在这里与你见面,这本身就是进步。

另一消息则是中国政府与著名NGO无政府记者达成和解,后者放弃反对北京举办奥运的主张以换取中国政府对其一定程度的开放。

虽然还存在若干定语,但开放将是不归路,开放只会导致更开放。

星期日, 一月 28, 2007

遇罗克是谁?

显然这不是熟悉的名字。
一个月前在法国电台(www.rfi.fr)一个纪念culture revolution的40 anniversaries上我才第一次知道他。

关于英年早逝的杨小凯,很多人可惜的只是失去了一个才华横溢的经济学家,而又有多少人记得那个当年震动全国的杨曦光。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

还有多少掩埋在历史这堆死灰中的人和事,没有过去,就不会就未来!

关于这样的沉寂,曾经有人说这是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还要等多久?

在线存储G宝盘



一直想找一个合适的在线存储网站存储一些个人资料。
国外的那些网站一方面是因为网络的限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文支持性都不理想。
无意中撞见了这个G宝盘,试用了一下,感觉还不错!